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问鼎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五章 机智多变少年郎[第1页/共4页]

“甚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不值一提。”曹用果不觉得然地点头。

曹姝璃也不主动开口说话,一双美目转来转去,在曹用果、夏平和曹殊隽三人身上腾跃不定,最后视野在夏祥低垂的双眼上逗留了半晌,莞尔一笑。

曹用果年过四旬,颌下有须,白袍、朱履,戴儒巾,面相慈悲而不乏持重,他迈着四方步,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抚须,来到了夏祥面前。

“若在曹公眼中,一首好诗和一把扇子比拟,哪个更让百姓喜好?”夏祥的话题转移得不但及时,并且风趣。

“当然不是。”夏祥晓得该他出面了,他面色安静,心平气和地说道,“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读书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安身立命。古之圣贤,从未将读书和考取功名视为划一。圣贤皆出世于没有科举之时,老子、孔子、孟子,谁有功名在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举进士而不第,却诗名留传千古,为先人奖饰。读圣贤书,是为了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承平……”

还是曹殊隽最早沉不住气,他和曹姝璃并排而坐,坐在夏祥劈面。

此话一出,曹用果微微动容。倒不是他被夏祥一语震惊,而是夏祥的答复既奇妙又应景,恰好借用自家影壁上的春联。

曹用果不明就里,又不好回绝,只好接过扇子扇了几下。

知贡举的爱好决定了考子可否高中,就算你妙笔生花,是不世之才,但文风分歧适知贡举的爱好,也是徒然。唐朝之时有无数灿若群星的闻名墨客,其实在当时因没有考中进士,平生郁郁不得志,乃至贫困得志者也大有人在。留给后代的灿烂诗篇,不过是糊口的困难带来的副产品罢了。

知贡举就是省试的主考官,就是“特命主掌贡举测验”的意义,普通以朝廷名誉大臣担负。司马饰担负知贡举之时,力推倡导平实文风,反对太学体,是以连车、连易兄弟才得以脱颖而出,由此影响了大夏的文风一改先朝的华而不实,从而转向俭朴夷易。

大夏的知贡举不是牢固的,而是采纳临时调派,年年分歧,不常任。夏祥进京赶考,如果不知本年的知贡举是何许人也,他就太不该该了。

曹姝璃重视到了曹用果的目光,却假装不知,抿嘴一笑,将头扭到了一边。曹殊隽成心祸水东引,用心咳嗽一声,嘿嘿一笑:“爹爹,姐姐的汝窑平常向来不拿出来示人,何况让人利用了?就连爹爹怕是也没有观赏过几次,夏郎君第一次登门作客,就汝窑在手,还真是偏疼得很,女生外向,前人诚不欺我也。”

“我那里一事无成了?爹爹,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诸子百家,无所不晓,比起那些死读书的书白痴强了何止百倍?”曹殊隽忿忿不平,他自认和身边不学无术的纨绔后辈比拟有天渊之别,却不被爹爹承认,天然愤恚,“人生活着,并非只要科举一条路可走,夏郎君,你来评评理,莫非除了考取功名以外,男儿生活着间,就再无用处了?”

“这怎好比拟?”曹用果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稍一思忖,“对平常百姓来讲,天热之时,有一把扇子在手,比一首好诗更能消暑。”

夏祥也不说话,一脸浅含笑意,等曹用果开口。

曹姝璃端坐不动,端庄而文雅,大师闺秀风采一览无余,双目低垂,矜持而含蓄,不再多看夏祥一眼。

曹姝璃不羞不急,落落风雅地笑道:“三郎说这番话,也不感觉诛心?夏郎君是你的拯救仇人,莫说要上等的茶叶和汝窑杯了,便是奉上万贯产业,也是该当。难不成三郎自认你的命还不如汝窑杯贵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