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利比亚:国际政治大戏台(2)[第1页/共3页]
郎咸平:对,一个所谓的“人权卫士”在碰到这类好处的时候,顿时能够转向,顿时能够变脸。比如说它为甚么不肯意出兵?请你想一想,美国打伊拉克,大师都以为是为了石油。但是你晓得2009年以后伊拉克的油田如何样?它公开竞价,重新招标。最后你发明是中石油拿到了最大的项目,为甚么呢?因为伊拉克当局开出了非常刻薄的前提,只要中石油玩得起。当然,中石油也没捡到甚么便宜。你看,美国支出这么多代价,花这么多款项,另有这么多职员的伤亡,打下伊拉克以后发明不能弥补它的丧失。那德国人就想了,我有这么严峻的好处在内里了,万一像伊拉克一样呈现重新洗牌的话,我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好处一去不转头了?以是德国人在考虑好处的时候,我发明它畴昔在国际上每天喊的人权消逝得无踪了,变成一个好处的寻求者,纯粹逐利的行动。
郎咸平:比如说德国加油站连锁巨擘HEM,名义上属于Tamoil公司,而这个Tamoil公司属于荷兰注册的Oilinvest,你晓得这个Oilinvest是甚么来头吗?它是利比亚投资局的全资子公司。那德国人有没有抵抗这个加油站?底子没有,德国人的这类反应就让人感受非常奇特。
王牧笛:就原油来讲,德国事11%来自利比亚,我们只要不到3%。
邱震海:我感觉一个国度在考虑一个行动的时候是一个复合体。它内里有很多身分,有务虚的代价观的,也有很务实的好处的,同时另有它的汗青传统。比如像德国这类国度,它在出兵的题目上就很迟疑,因为二战的启事,它的手脚根基上被绑住了。
郎咸平:对。
邱震海:对,至因而哪一种身分占主导职位呢?如果我们用量性阐发的话,用百分比,我倒感觉德国在出兵题目上的迟疑比重最大,几近占了60%到70%。你像1999年北约轰炸米洛舍维奇的时候,当时南联盟是有北约受权的,它是一个北约的行动,德国人找到来由了,说我是在北约的受权下,这不是我伶仃的行动。1991年海湾战役的时候,美国要求德国出动空军,德国就派了17个空军地勤兵跑到土耳其的基地上去,它说我只能出地勤兵,我不能上天。打阿富汗的时候,当时也有结合国的受权,德国出兵到阿富汗,对德国来讲这是很大的事情,因为这是它第一次派出空中军队,是成心味意义的,就像1999年它派出轰炸机第一次停止轰炸行动一样。就是说,它必然要找到一个合法性的申明,才气使它对汗青上的罪过有一种摆脱感,申明它的汗青并没有把它绑住,以是我信赖这占到它的60%到70%。至于石油好处,能够占到10%或者20%。再加上它们在利比亚的好处不会被撼动。
王牧笛:对,美国更拧巴。
郎咸平:对,有18个美军兵士丧生,此中一具兵士的尸身被拖着脚在那边游街,CNN把这些画面播出来了,全美国为之震惊,这就是出兵索马里的成果,搞得克林顿总统不得不在1994年撤兵。
邱震海:它还招手说再见,你们去吧。
王牧笛:以是说为甚么不能简朴地把它说成石油战役,就是这个启事。
邱震海:传授耐久在美国糊口,应当对美国的mentality(心态)比较体味。
郎咸平:美国事最不遵循脚本演的演员,本来是“国际差人”吧,现在它不干了,变成“跑龙套”了。
王牧笛:被利比亚称为“巨大的人造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