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颍阴荀氏[第2页/共2页]
老者在门口将黄粱三人高低打量了一番,见其个个头裹黄巾,俄然眼露寒芒,朗声喝道:“尔等黄巾蛾贼,扰得天下大乱。本日竟敢到我荀府门前喧闹,好大胆量!速速走开!”
“唔……不管咋样,既然来了颍阴,如果不去见地一下这两个名震三国的人物,那也太遗憾了。我们现在就去探听,好歹要去拜访拜访。”黄粱言罢,将保卫事件托付给何曼周仓李当,三兄弟则当即出门探听荀家地点。
这番话说不上慷慨激昂,也谈不上甚么醒世名言,但闻者无不心底震惊。世人本非生而做贼,本也是百姓出身,或受苛捐冗赋,或逢恶吏凌辱,这才投身承平黄巾。何曼、周仓各自想起赃官行动、豪强嘴脸,心下也是惭愧不已,不由对黄粱又是恭敬几分。
黄粱整束衣装,轻叩院门问道:“不知此地但是文若公达居处?鄙人阳城黄粱,久仰贤名,特来拜访。”
“二哥,你这个别例必定行不通。荀家的名誉不止显于士人,因为乐善好施的启事,这四周的乡野百姓也必然非常敬慕。我们如果绑了荀氏族人,恐怕要引发民愤。”雷啸羽道。
此人莫非就是荀彧荀攸中一人?几人也吃不准荀彧荀攸的年纪,只是胡乱猜想。
莫说李当,便是何曼周仓等人也有大干一票的设法,此时听得黄粱军令,无法作罢,只是各自心中犹然不甘。
周仓所部粮草早尽,本就成心劫夺一番,当下忍不住道:“不知黄兄为何下此军令?现在我麾下没有半分粮食,全仗大哥布施,弟兄们才不致受饥。眼下恰是补粮之时,如何竟要舍弃?”
中年人并未答话,还是只顾看书不语。內屋里倒是走出一名老者,这老者约有五六十岁,两鬓斑白,四方面堂,双目炯炯有神,一身儒家衣袍,很有几分贤者姿势。
“大哥,据我所知,荀彧、荀攸仿佛就是颍川颍阴人,我们是不是去刺探一番?”雷啸羽俄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