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山东诸侯[第2页/共2页]
当然,之以是只是名义上的,是因为曹操实在只是梳理了人事干系,大部分新任命的太守、国相、都尉、县令等要做到名副实在,另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是,诸侯讨董结束后,袁绍顺利登上豫州牧的高位,能够随便任命豫州各郡国的太守、国相、县令,是实打实的处所军阀。
诸侯讨董结束以后,除了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以及被杀得几近只剩下光棍一条的陈留太守张邈,回到本来的地盘重新任职外,剩下的诸侯如曹操、袁绍、公孙瓒,在山东留下大量权力真空之时,玩起了相互保举升官的把戏。
此时的豫州,不管哪个方面,都非曹操的兖州可比。
以是,袁绍登上豫州牧之位后,他只是直接任命沮授为別驾、颜良为都尉掌管文武以后,就将首要的精力放在冀州、青州等地。
公孙瓒来到东郡今后,发明政务上他一点也插不上手,曹操直接向朝廷保举他为镇东将军,然后打发他与夏侯惇、曹洪等一起去泰山剿黄巾余孽去了。作为一支新来的客军,公孙瓒寄人篱下,屁都不敢放,只能乖乖地往泰山郡开去。
刺史分歧于州牧,无权任命此等高官。但没干系,曹孟德非常人可比,只要在濮阳刺史府将这些荐誊写好,一式两份,一份找信使送往长安的朝廷,一份交给升官的部下便可。
——————————
你没看错,曹孟德仍然将兖州刺史府设在东郡的濮阳。
支撑更加有力。豫州境内不管是官吏,还是士绅,传闻袁绍担负豫州牧,不但没有任何的不满,并且顿时以赋税、人才、资本表达援助之意。
经济更加富庶。堪与黄巾之乱前的冀州、荆州比拟,居于大汉十三州之首;
——————————
曹操向来没想过将东郡真的交给公孙瓒,之以是保举公孙瓒为太守,仅仅是感觉公孙瓒是个不错的将领,也看上了他手上精锐的白马义从!
更可爱地是,青州的袁氏弟子臧洪仿佛也不那么听话,有离开袁氏自主之意,的确忘恩负义嘛,是可忍孰不成忍!
人才更加鼎盛。闻名的颍川书院就在豫州境内,同为出身世家,书院对袁绍的人才援助,没有任何停滞。
其他的诸侯,如董卓占司隶、刘表占荆州、刘繇占扬州、刘焉占益州、刘虞占幽州、曹操占兖州,都只能算一级诸侯,并且境内还不乏应战力量,很多的郡国既不听调也不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