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山东诸侯[第1页/共2页]
从地理上讲,秦岭淮河以南称南边,反之称北方。
起首,曹操保举被龙啸天袭了老巢的公孙瓒任东郡太守,然后袁绍保举骁骑校尉曹操任兖州刺史,曹操、公孙瓒共同保举袁绍出任豫州牧。
你没看错,曹孟德仍然将兖州刺史府设在东郡的濮阳。
以是,诸侯讨董结束后,袁绍顺利登上豫州牧的高位,能够随便任命豫州各郡国的太守、国相、县令,是实打实的处所军阀。
叶腾杀济北相鲍信、冀州刺史韩馥;颜若妤杀广陵太守张超;霸刀杀东郡太守乔瑁;沈玉央杀兖州刺史刘岱;罗瑞杀山阳太守袁遗;岳青云杀豫州刺史孔伷;河内郡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别离死于两个中原一流玩家权势之手。
长江以南,不过是蛮荒之地,不算入山东山西的地区观点。
能够说,现在的袁绍,是中原区唯一的超等诸侯!
当然,超等诸侯也有超等诸侯的烦恼。
起首从家属的角度看,固然同是官宦以后,曹家毕竟是寺人以后,常受诟病;而袁家四世三公,国浑家望,从曹操纵为诸侯讨董的建议人,而盟主却让袁绍当可见一斑。
刺史分歧于州牧,无权任命此等高官。但没干系,曹孟德非常人可比,只要在濮阳刺史府将这些荐誊写好,一式两份,一份找信使送往长安的朝廷,一份交给升官的部下便可。
比如,冀州的常山国,还被叶腾占着,对袁绍来讲,如骨鲠在喉,加上袁氏坞堡被袭,让袁绍恨之入骨,随时随地想着报仇雪耻。
固然此时的刘备,在袁绍、曹操心中还上不了台面。但在其本人的垂泪恳请下,公孙瓒好歹看在同窗之谊的份上,保举他出任秣陵县令。
在大汉天下中,不但豫州是袁家的传统地盘,并且冀州、青州也由袁氏弟子韩馥、臧洪掌权,即便韩馥归天,袁绍仍然不费一兵一卒,占有了冀州的大部分地盘。
对公孙瓒是不让他插手政务,对张邈是不让他插手军务,将公孙瓒打发走的同时,曹操任命乐进乐文谦出任陈留都尉,统领全部陈留郡的军权!
人才更加鼎盛。闻名的颍川书院就在豫州境内,同为出身世家,书院对袁绍的人才援助,没有任何停滞。
社会更加稳定。豫州田野的黄巾余孽,相对于豫州强大的当局军来讲,的确不值一提,适足以当作野怪拿来练兵刷品级!
当然,这指的是长江以北。
军事更加强大。先非论下辖各郡的郡兵,单单袁家的私兵,都非普通诸侯可敌。
以是,袁绍登上豫州牧之位后,他只是直接任命沮授为別驾、颜良为都尉掌管文武以后,就将首要的精力放在冀州、青州等地。
经济更加富庶。堪与黄巾之乱前的冀州、荆州比拟,居于大汉十三州之首;
曹操回到兖州以后,在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公孙瓒、以及曹家、夏侯家的支撑下,很快坐稳了兖州刺史的位置。将山阳、济阴、泰山郡三郡太守,及东平、任城、济北三国国相都换成本身的亲信。荀彧、钟繇、毛玠、程昱、夏侯惇、曹仁等或实任、或兼职,纷繁成了郡守、国相级的高官。
——————————
更可爱地是,青州的袁氏弟子臧洪仿佛也不那么听话,有离开袁氏自主之意,的确忘恩负义嘛,是可忍孰不成忍!
固然一纸荐书起不到甚么感化,但没干系,此时的扬州牧但是汉室宗亲刘繇!刘备登门以后,细叙同宗之谊,加上此时的扬州兵变不竭、蛮族经常下山骚扰,刘繇手中恰好贫乏一有力打手,因而两边一拍即合,刘备很顺利地出任了实权的秣陵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