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5页/共11页]
美言能够市尊,美行能够加人。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虚其心,
弱其志,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犹兮若畏四邻﹔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次,畏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以其生之厚。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公乃全,全乃天,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其次,亲而誉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知常容,容乃公,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混兮其若浊﹔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是以贤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何谓贵大患若身。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死而不亡者寿。
敦兮其若朴﹔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五章
是以贤人之治,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不如坐进此道。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飂兮若无止。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保此道者,不欲盈。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其次,亲而誉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敦兮其若朴﹔
道隐知名。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