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赤山镇[第1页/共3页]
看着这些在北风中跺着脚御寒的百姓,李璟也是心中长叹一声。眼下百姓日子虽苦,可还总算能活的下去。比及来岁王仙芝、黄巢一反,大师可就要没活路了。固然印象中王仙芝和黄巢的贼兵并没有杀到登州来,但也一度杀到了淄青平卢所统领下的州县中。
对这个李璟却也明白,他刚才也看到了凡入城的,不管是赶车还是白手的,一概两文钱。以现在斗米两百文钱的物价,这入城费两文钱倒是不贵,李璟取出身上带的那串钱,取了两个开元通宝放进了军士面前的竹篮中。
“能够,有啥要捎带的你直说就是。”王铁匠在城里打铁,十天半月可贵回一次家,现在小石头也是在城里跟他爹打铁。
“入城费两文!”一个挎着横刀的守城兵双手抱在怀中,眼睛半睁半闭的对李璟说道。
登州港最首要的港口在蓬莱,不过文登的赤山浦倒是直通新罗与日本比来的航道,向来繁华。掌管登、青、莱、淄、齐五州的淄青平卢节度使府便在赤山浦前面的赤山脚下建立了赤山镇,直属于平卢军麾下。
李璟回过甚,恰好与那人四目相对。
“秀才哥,那你帮俺捎点东西回村里给俺娘行不。”小石头对李璟话里却有些拘束,一来因李璟曾经获得过乡贡身份,算是村里真正的诗书人。二来前次李璟兄弟出事,也都是因为王家的事情。
入了城,顺着东门便是东西门之间的干道大街,西城便是专门划拔的市场。不过本市都是店铺商市,多是搞批发等大宗及贵重物品买卖。普通的四周百姓进城买卖东西,却多数就是沿着这东西干道大街摆摊买卖。在这街上卖东西,不需昂扬的店租,只需付点摊位钱就行了,摊位也多不牢固,谁来的早谁占先。
本来韩氏给他一匹帛和一串钱让他买点纸墨册本甚么的,不过李璟却并没这么做。一家人饭都吃不上了,他哪还会去买甚么册本笔墨,都到了晚唐季世了,难不成他还真去考科举不成。
“是你!”那人惊奇道。
仍然是原路而回,过东门,到东瓮城门。进城时统统顺利,可在出城时却碰到了费事。
“小石头啊,我进城换点高粱,正要回村里呢。”李璟停下脚步道。
(友情提示:浏览之前,请先登岸。)
一起哈着的白气,走了差未几一个时候李璟才走到了赤山的北面山脚下的赤山镇。
“秀才哥,这袋高粱是捎家里的粮食,这两串鱼给俺家和哥家各一串,都是我在护城河里打的,哥拿归去吃。”小石头拘束道。
镇叫赤山镇,不过这个镇不是后代的州里,而是军镇。赤山军镇间隔王李村不远,就在赤山脚下法华寺的边上。因为唐末以来府兵制早已经废弛,朝廷多用募兵。中心有神策军,处所则是各镇兵马,大的镇称军设节度使,小一点的也设军城、军镇、守捉,各置军将兵马,在戍各地。
PS:上了分类新书榜,但间隔首页榜还很悠远,兄弟们给几张票票,来个点击,保藏吧。
此时已经是晚秋,八月种下的冬小麦已经抽芽,村里大多数的男人都下地去了。李王村的村民之前有种稻也有种粟,另有种高粱大豆的,不过这几年不是干旱就是蝗灾,大师便只能种比较抗旱的冬小麦和大豆。八月种麦,来年蒲月收成后,恰好又能够种一季大豆或者粟谷或者高粱。
本来就天灾不竭,这乱兵一起,各处的盗匪就更加要多如牛毛了。
再次进城门,此次并没有免费,扼守的军卒倒是多了几人,每一个入城的虽不消搜身,却被高低打量。如果是陌生面孔,便会被拉到一边查问几句。不过赤山镇也算承常日久,有重兵扼守,却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山贼马匪海贼敢来打主张,统统也就成了过场面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