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第3页/共3页]
“二十万两也不是小数量,一时候在济宁养正堂是凑不上了,只能待我到了江南或现在修书回都城,让他们再行押运过来。”济兰对着佟玖叹道“如果在济宁有我夫家的票号就好了,别说二十万,就是四十万也不过就是一张银票的事。”
“说的有理。”这些话正中高斌的下怀。
“哈哈哈,想来傅相爷也是哭笑不得了。”高斌大笑。
济兰起家,高斌也跟着起家,拱手告别道“既然如此,老夫便不叨扰了,就归去静候佳音了。”
听济兰出言推让,高斌放动手中的茶碗,语重心长的道“二女人说的这些诸多的困难,老夫都清楚。按说这捐啊,捐与不捐,捐多捐少,本来就是商贾们自发的义举。老夫也全然没有威胁逼迫的意义。”
高斌抚须而笑,道“韩大人怕是有所不知,这运河上的衙门浩繁。特别是在这济宁,甚么运河道署、运河同知署、管河州判署、泉河通判署等等,大大小小号称‘七十二衙门'。各府过各府的日子,谁收的捐就用在谁那,客岁找养正堂交捐的,那绝对不是老夫。”
<一零七>
“如许的义举就该让他去做嘛。”高斌看着二人,感慨道“还是你们年青好啊,像老夫这个年纪,就算是一心想报效朝廷,也是故意有力了。比来经常寝食不安,听闻驰名医驾至济宁,这不,老夫便来了。”
“愿闻其详。”高斌干脆立足,等着佟玖说完。
近晌午,济兰带着富察沁才从内里返来,还未及佟玖与她说上些甚么,就听门上来通传道,东河河道总督高斌来了。
“既然二女人提了,老夫也就不绕弯子了。”高斌感喟道“眼看着汛期将至,老夫此次来呢,为的就是筹措修桥的银子。当今这济宁的大小商贾都看着我们养正堂呢,以是这笔捐......可不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