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兵背后[第1页/共2页]
除了还在练习的3千余兵士杨靖宇未动外,此次战役杨靖宇动用了几近6000名完整设备着苏联现役制式兵器的兵士,除了野炮、山炮照顾不便未予配置外,迫击炮、火箭筒等简便炮火装备实足,轻重机枪达到了每班一挺的境地,轻兵器则设备了苏联最新式的托卡列夫主动装填步枪,少量的莫辛-纳甘步枪,除此以外另有马迁安千辛万苦磨来的冲锋枪近两千支。如此先进的武装就连邻近驻地的苏军批示官都垂涎不已。
史大岭思前想后,终究还是日俄百年积怨的思惟占有了上风,在远东,只能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巨大的sl,rb这支土狗必须被打倒。
并且,史大岭也重视到日军为弥补技术兵器不敷的缺点,常常鼓励兵士做灭亡冲锋,浑身捆满火药或举着燃烧瓶的逃亡之徒给己方t-26、t-28等汽油发动机坦克装甲车形成大量损毁,这类东体例的“英勇”也令史大岭不能小瞧。
史大岭终究在伊万诺夫的电文上批复了“同意”。
作为一个脑筋清楚的带领人,史大岭心中稀有,日军的战役力毫不像己方鼓吹的那样低,诺门罕战役的数据能够申明这统统。在此次战役中,两边动用的兵力旗鼓相称,但苏军胜在技术兵器数量庞大,出动的飞机与坦克、装甲车始终是日军的2倍,在名将朱可夫的批示下颠末3个多月才艰巨取胜,己方伤亡2万5千多人,日军伤亡近5万,仅就灭亡官兵来讲,苏军9千人,日军1万8千人,己方在占有兵器上风下,对日军并未获得一边倒搏斗似地胜利,鼓吹归鼓吹,史大岭是不信这一套的。
史大岭深思之余拜托共产联盟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让他摸摸中共的底,看看毛zd是甚么态度,最后获得的信息也是极其令人玩味,中共方面表态,不干与处所军队抗日的详细行动,但对能与sl合作,对sl方赐与抗联的帮忙表示了感激。
接到这份电文的杨靖宇既欢乐又迷惑,欢乐的是中心主动放权不干与东北局的战役批示,迷惑的是他不晓得这是否是中心因东北局的特别环境(与苏方合作)而做的特别对待?仿佛是为了消弭他的这个疑问,第二日中心又来电说了然这个决定是一视同仁的,对于统统军区中心都是如此对待,并举例申明八路军已经建议的正太路破袭战(后生长成百团大战)亦由彭dh、左q全权制定,军委未作干预。
除了这个思惟外,rb交际大臣松岗洋佑的一份发起也让史大岭活力不已,和谈上提到要求sl让出萨哈林岛北部,rb将赔偿sl必然用度及渔业捕捞权。如能同意,rb将与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永保战役。这是rb新内阁摸索sl态度而放出的烟雾,史大岭如何不晓得?如果是别的也就罢了,恰好傲慢的rb人提出要北萨哈林岛(库页岛,此时按照1905年日俄战役后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俄占北半部,日占南半部),这使他想起日俄战役中落空的国土南萨哈林岛,肝火一下子就升腾起来。
在兵员本质上,两边也不在一个量级上,苏军抽调了欧洲部分最精锐的驻军,从南欧、外高加索与白俄罗斯抽调两个坦克师、一个机器化炮兵师开赴诺门槛火线。别的,另有三个航空兵师和四个机器化防空炮团。而日本人的主力第23师团只不过是一个才组建一年的新兵师,大部分兵士是一年兵或二年兵,老兵极少,只经太长久练习就派到了满洲。论单兵气力,当然比不上己方的老兵会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