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天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作品相关 古代兵器(转载)[第1页/共4页]

十八般兵器

巢车

中国当代军队利用的一种打击兵器。有两种情势:一种由锤头和锤柄构成,锤头为石质、铜质或铁质,锤柄为木质,也有效铁质的;另一种是在锤头系一根绳索,靠兵士掷出打击,称流星锤。锤发源于初期人类捕杀野兽和汇集野果,当时是在短木锤的顶端安一石块以增加砸击的力量,而后生长为青铜和铁制锤,并成为当代马队的首要设备。

中国明朝前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构成。利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动员火绳扑灭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发作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鸟铳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入中国,明廷遂仿造,约此同时,又有鲁迷(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后仿造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为近代步枪的雏形。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公斤。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为明、清军队的首要轻型火器设备之一。(右图为《神器谱》中的鲁密铳)

当代战役中利用的不需求借助火药而作为杀伤能源,用于与仇敌搏斗的械具。首要用于近间隔白刃搏斗。冷兵器的种类很多,按利用特性可分为打击用,如大木棒、锤等;刺杀用,如剑、矛等;劈砍用,如斧、钺等;多用处,如匕首、军刀等。冷兵器发源于人类初期的打猎东西,最后是用木头、兽骨、石块等制作,厥后跟着科学技术的生长进而利用青铜、铁和钢等金属制造。火药呈现后,跟着火器的制造和利用,冷兵器慢慢退出战役舞台,但也有一些冷兵器如匕首、短剑等,至今仍在持续利用。

铁蒺藜

中国当代战役顶用于侦测有声源目标方位的东西。又称瓮听。地听最早利用于战国期间的城防战中。据《墨子.备穴》记录:当守城者发明敌军挖掘隧道时,当即在城内墙下挖井,井中安排一口新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的动静。敌方开凿隧道时所产生的声响在地下传播的速率高,并且衰减小,轻易引发缸体共振,从而能够侦测地下仇敌地点的方位。这类简易可靠的窥伺体例,也被用于空中战役。

形如棍棒、头部装有狼牙钉刺的打击用冷兵器。狼牙棒系木制,棒长4──5尺,粗大的一端大要用铁皮包裹并带有铁钉,打击能力很大。别的,另有一种在棒的两端都装有铁刺的狼牙棒。

中国当代具有杰出防护的打击性快艇。又作艨冲、兵舰。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抵触敌船也。”可见蒙冲船形狭而长,航速快,公用以突击敌方船只。蒙冲有3个特性:1以生牛皮蒙背,具有杰出的防备机能。2开弩窗矛穴,具有反击和反击敌船的作战才气。3以桨为动力,具有快速飞行的机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中,东吴多数督周瑜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此中”,燃烧后突入曹军船阵,一举烧毁了曹兵舰队。这是中国军事史上以蒙抵触击的一个典范战例。

弓箭

中国当代将戈和矛服从合为一体的搏斗用冷兵器。由戟柄和戟头构成。戟柄为竹、木质,戟头为金属质料。初期利用的是戟是青铜质,后跟着科学技术的生长,呈现了铁戟。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马队利用的首要利器。(见图战国三戈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