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许婚[第3页/共6页]
不知为何,我发明公子看我的目光有些许不定,仿佛不太欢畅。
我听到长公主又夸起了园中的花,董贵嫔叹道:“无人抚玩,好又有何用。老妇不似太后儿孙合座,宫中老是热烈的,上回子启回朝,我身材好了些以后,每日陪我到园中来,方感觉有了些新奇的兴趣。老妇当时便与他说,他已年纪不小,如果别的宗室贵爵,早已有了后代,老妇这宫中也不会老是这般冷僻。”
“如此,便有劳公主挂记。”董贵嫔道,说罢,忽而有些感慨之色,“先帝临去之前,最不放心的便是子启,尝叮嘱老妇好好照顾,不成怠慢。现在此事若了,老妇就算旋即西去,亦可无所牵挂。”
董贵嫔暴露感激之色,将皇后迎入殿中。
长公主道:“子启脾气一贯如此。不过他说的亦是实在,辽东那偏鄙之地,那里有甚么世家闺秀,只怕子启如果娶一个返来,贵嫔也不对劲。子启独守北方,平常之事定然繁多,他得空操心亦在道理。不瞒贵嫔,此事太后亦经常牵挂。上回子启返来时,她还特地与我等说过,要妾等留意,如有贤能和顺又堪为王后的世家女子,定要奉告贵嫔。”
她说的甚么事,我天然明白,施礼应下。
董贵嫔忙施礼道:“劳皇后牵挂,老妇惶恐。”
“莫非逸之又不好了?”长公主忙问。
“罢了。”他转开首,一脸嫌弃之色,“这般酸把戏,也不知他从那边学来。”
“公子还未带笑。”我打断道。
宫人上前通报, 她无所行动,未几,像神龛拜了拜, 随后站起家来。
“贵嫔那里话,”长公主淡淡一笑,“以贵嫔福泽,必可子孙合座,寿如山石。”
“这般时候,不是问安不是用膳,甚么风将你吹了来?”长公主表情甚好,酬酢一番以后,在上首坐下,问道。
我说:“可我与公子亦有说有笑。”
才下车,内官走过来,向长公主禀报,说淮阴侯沈延来了,在堂上等着。
“哦?”董贵嫔笑了笑,“太后每日劳累,竟也牵挂此事,倒是难堪她了。不知公主寻得如何?”
车窗上的珠帘跟着马车的走动悄悄扭捏,模糊可见宫墙上方的天空中,飘着一块乌云,低低的,仿佛压在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公子生硬地弯起一点笑:“霓生……”
“那是因为公子不听劝。”我说,“公子若也像表公子那般,我说甚么都带着笑温文承诺,我必也不犟嘴。”
是啊,就要走了。
这话里话外已是有了意义,长公主是个夺目的,即接过话来,笑道:“哦?不知子启如何答复?”
皇后此来,坐得并不久。又闲谈了一番以后,她望望天气,与董贵嫔和长公主告别。
皇后道:“贵嫔那里话,妾身为中宫,贵嫔安康,便乃妾身负之任。”
设法倒是没甚么错处。
长公主不觉得然:“他有甚好不喜。这是皇后配给元初的,又不是我求来的。且沈氏出了一个太后一个贵妃和一个皇子,莫非还不满足?甚么好处都想占,天下岂有这般功德。”
长公主听着,暴露嘲笑。
“逸之与你说话,总这般么?”他问。
公然,长公主弯了弯唇角。
――那点才名,不过是世人消遣之物,我要成为我祖父那样的肱股重臣……
话到了嘴边,我却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