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许婚[第2页/共6页]
“霓生?”长公主意我不言语,暴露疑色。
是啊,就要走了。
公子应了声,却忽而又道:“去逸之身边,你非常欣喜么?”
长公主正要施礼,这时,一名内侍仓促走了出去。
我忽而起了逗弄之心,道:“恰是,公子就做不到。”
长公主问了董贵嫔的病,又问了些迩来的起居之事, 似体贴不已。董贵嫔一一答了, 闲谈半晌, 忽而道:“本日气候甚好。我这宫室中虽无繁花斗艳, 倒是有些菊,现在开得正盛。公主若不弃, 不若与我到园中赏菊,如何?”
“尚可。”我随口扯谈,“看着气色比前次好。”
我看着他别扭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
我忍俊不由:“公子怎俄然说这些。”
我点头:“若要拉拢别人,必当投其所好。庞氏的闺秀,公主如何情愿?且南阳公主的娘家不过一个新野侯陈衷,势单力薄,一来可随便拉拢,一来也不必惊骇白白为别人搭桥,难道大善。”
这话里话外已是有了意义,长公主是个夺目的,即接过话来,笑道:“哦?不知子启如何答复?”
“想来贵嫔也见过。”长公主浅笑,“便是昌邑侯的第五女,名缇。常日里也来过宫中,想来贵嫔亦见过。”
公然是皇后,才出到阶上,正见仪仗入内。
“哦?”她说,“皇后之意……”
我说:“不过公主可知,淮阴侯亦希冀表公子尚公主?”
长公主不觉得然:“他有甚好不喜。这是皇后配给元初的,又不是我求来的。且沈氏出了一个太后一个贵妃和一个皇子,莫非还不满足?甚么好处都想占,天下岂有这般功德。”
公子生硬地弯起一点笑:“霓生……”
子启是秦王的字,听她主动提到,我心中微微一动,不由看向长公主。
她说的甚么事,我天然明白,施礼应下。
董贵嫔应下,再度谢过。
想来到了今后,在这室中和公子说话的就是南阳公主了。不过南阳公主那样的教养,应当不会跟公子顶撞,不管公子说甚么,她约莫都会害羞带怯地听着,道“夫君说得对”……当然,她爱好诗文,公子写字的时候,她必不会像我一样只想着一个字能卖多少钱,而是跟他一同吟诗作赋,琴瑟和鸣……
我和长公主入内之时, 只要两名老宫人上前驱逐,宫院中沉寂无人, 望之萧索。
长公主听着,暴露嘲笑。
董贵嫔暴露感激之色,将皇后迎入殿中。
长公主亦不久留,又搀起董贵嫔往宫室中去。回到了殿上,她酬酢两句,向董贵嫔告别。
我说:“自是为了拉拢公主。”
皇后点头叹道:“畴前圣上就说过,他这些子侄辈中,宗室一定有甚出息之人,元初则定然是良材。现在所见,果不其然。”
承诺个屁。
我说:“未曾,本日杨夫人有事,未曾入宫。”说罢,我也看公子一眼,“公子不想我为人卜卦?”
“想说便说了。”公子道,“你去了淮阴侯府中,淮阴侯必也想找你求卦,岂不费事。”
“我老了。”董贵嫔叹道,“常日里无所事事,便只要服侍服侍这些花木。想当年,这些花苗还是先帝赐给子启的,可他厥后离宫,这些花便只要我来替他看管。”
我听到长公主又夸起了园中的花,董贵嫔叹道:“无人抚玩,好又有何用。老妇不似太后儿孙合座,宫中老是热烈的,上回子启回朝,我身材好了些以后,每日陪我到园中来,方感觉有了些新奇的兴趣。老妇当时便与他说,他已年纪不小,如果别的宗室贵爵,早已有了后代,老妇这宫中也不会老是这般冷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