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芙蓉糕[第1页/共4页]
谢怀璟:“……”
现在全部司膳房除了两位司膳女官,剩下的宫女寺人们都晓得了这个小皇子的存在。
他看着年纪小,提及话来却慎重朴拙,无端端地让人佩服。
阿鱼和谢怀璟也瞧见了。内监的屋里多了个孩子……阿鱼已惊得说不出话来,内心已经不由自主地冒出四个大字——秽乱宫闱。
谢怀璟说:“母……母亲出产前梦见美玉入怀,便给我取名叫怀璟。”
燕仪道:“你们一个两个,如何都是梦见甚么取甚么名啊?”
谢怀璟:“……”现在他在阿鱼心中的形象就是一个整天吃不饱的小不幸吗!
杨红珍道:“倒也不是密不成传的方剂。你记取,先备一盆白面……”
慈寿宫内,太后和太子、柔则公主坐在一起用早膳。
谢怀璟不自发地跟着她笑,又道:“芙蓉糕甜腻,最好沏壶清茶一起吃,让茶冲减几分甜味,吃起来便方才好。”
秦昭仪脾气温婉,常怀怜悯之心,昔日结下了很多善缘,司膳房除了阿鱼,另有好几个宫人受过她的恩德。以是世人都非常乐意替她坦白。
阿鱼道:“别是猫在叫吧?”
阿鱼拿来一块江米凉糕,递给谢怀璟,道:“这是筹办宫宴剩下的,你尝尝。”
燕仪问道:“这孩子如何回事?”
谢怀璟微一抿唇,道:“你放心,明天的事,我不会奉告别人。”
晌中午分,阿鱼还算安逸,正筹算回屋歇一会儿,就听门口的宫人唤她:“阿鱼,后门那儿有人找。”
柔则公主是今上独一的女儿,也是圣上头一个孩子,比谢怀璟还要年长三岁。可惜生母不受宠,连带着这位至公主也受尽了凌辱。五年前,太后决定去西山参悟道法,柔则公主心想,与其在宫里看人神采,不如随太后上山悟道,清平悄悄地过日子。遂向天子请旨,但愿陪侍太后摆布。
***
她一片孝心,天子天然成全。因而柔则公主跟太后一起在西山住了五年,经常给太后捶背揉肩,服侍太后喝茶用膳。
她感觉谢怀璟大早晨的找来司膳房,必然又是饿了。
“你饿了?”阿鱼道,“你等等,早上剩了一些葱油酱饼,我去给你拿来。”
他觉得屋外只要燕仪一人,没想到阿鱼也在,另有一个不熟谙的少年。
阿鱼说:“呸呸呸,太子殿下可不能有甚么闪失。”
常福神采一凛,有些恼燕仪的鲁莽。
谢怀璟本想推拒,想了想,又点头应了下来。
西北角是常福的屋子。大门紧闭,暗淡的烛光从油纸窗透了出来。
***
现在太后回了宫,仍旧缺不得柔则公主,时不时便要公主在慈寿宫小住几天,替她誊抄几卷道经。
谢怀璟脸一黑。
宫女见公主吃得对劲,不由松了一口气。
常福叹了口气,号召他们三个进屋,把门闩插上,才道:“我奉告你们,你们可千万别往外说。”
一晃畴昔了大半个月。
秦昭仪给小皇子起了名字,唤作谢明正。这个孩子自托胎母腹的那一天起,便不能公诸于世,只能偷偷摸摸地怀着,偷偷摸摸地生下来,现在再偷偷摸摸地养大。秦昭仪但愿他有朝一日能够光亮正大地活着,以是取了这个名儿。
这话倒是谦辞。江宁沈家的女儿都有才名,阿鱼的爹娘也不是拘泥礼教的人,阿鱼从小就和哥哥们坐在一起听先生讲课。
阿鱼吃了一整块,仍然意犹未尽,央着杨姑姑把芙蓉糕的做法奉告她。
“姑姑稍等。”阿鱼道,“我去取纸条记下来。”
一则,司膳房是个独立的院落,各宫各院都离得很远,便是小皇半夜里哭闹起来,也不至于让那些妃嫔们闻声。二则,司膳房的常福是秦昭仪的同亲,能够奉求他照看小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