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唐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3章 留灵武储君即位 陷长安逆贼肆凶[第1页/共5页]

玄宗乃命太子于车驾以后,谕止众百姓。因而众百姓拥住太子的马说道:“皇爷既不肯留驾,我等愿率后辈,从太子东向去破贼,保守长安。”太子道:“至尊冒险而行,我为子者,岂忍一日暂离摆布?”众百姓道:“若皇太子与至尊都往蜀中去了,中原百姓谁为之主?”太子道:“尔等众百姓即欲留我,何如尚未面辞,亦须还白至尊,更禀进止。”说罢,策马欲行,却被众百姓簇拥住了,不得行动。当时太子之子广平王俶、建宁王倓,俱乘马随后;此二王都是极有智勇的,当下建宁王见情面如此,乃前执太子之鞍进谏道:“逆贼犯阙,四海分崩,不因情面,何故兴复?今殿下若从至尊入蜀,倘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地盘,拱手授贼;情面既离,岂能复合,他日虽欲复至此,不成得矣!为今之计,不如汇集西北守边之兵,召郭子仪、李光弼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光复二京,削平四海,打扫宫禁,以迎至尊,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复存,此难道孝之大者,何必徒事戋戋温情定省之文,为后代子之慕恋乎?”广平王亦从旁赞言道:“民气不成失,倓之言甚善,愿殿下审思之。”东宫侍卫李辅国至皇太子马前,叩首请留,众百姓又喧呼不止。太子乃使广平王俶,驰马往驾前启奏,请旨决计。

马嵬聚族而歼旃,笑杀当初空妒忌。

当时定策者,无能正其误。念彼李邺侯,咄哉来何暮?

自家姊妹要同业,天子嫔妃反教弃。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太子至新平,连夜驰三百余里,士卒东西失亡过半,所存军众不过数百罢了。恰是:

向来太子堪监国,若使行号角抚军。

当日众尸虽免刳心之惨,然凡禄山常日所怨恶之人,都被殛毙,还道:“李太白当日乘醉骂我,本日若在此,定当杀之!”又凡杨国忠、高力士所亲信的人,也都殛毙;朝官从驾而出者,其家眷在京,亦都被杀;只要秦国模、秦国桢的家眷,俱先期远避,未遭其害。内侍边令诚投降,以六宫锁钥奉献,禄山遣人遍搜各宫,搜到梅妃江采苹的宫畔,获一败北女人之尸,便错认梅妃已死,更不寻求。天幸梅妃未曾被贼人搜去,上皇归后,因得团聚偕老。好笑杨妃于怆惶被难之时,犹怀妒忌,谏阻天子,不使梅妃同业;那知马嵬变起,本身的性命倒先就义了。先人有诗云:

若能不以位为乐,便是至心干蛊人。

全军一时忽欲变,谁说威尊命必贱?

灵武遽称尊,犹日遭多故。本岁即改元,此举真大错。

独恨轻抛骨肉,致教并受邅迍。权奸女宠多贻祸,不止自家门。

厥后宋儒多以肃宗未奉父命,遽自称尊,谓是乘危篡位,以子叛父。说便这等说,但危急存亡之时,欲维系民气,不得已而出此;况玄宗屡欲内禅传位之说,已曾宣之于口,本日肃宗灵武即位之事,只说恪遵前命,理犹可恕。篡叛之说,仿佛过分。若论他差处,期近位以后,宠嬖张良娣,当军务倥偬之际,与之博戏取乐,此真好笑耳。恰是:

当下玄宗催趱军士前行,不则一日,来至成都驻跸;其殿宇宫室,与统统供御之物,虽都草创,不甚划一,却喜山川险要,城郭完固,贼氛已远,且暂安居;只是面前少了一个最宠嬖的人,想起前日马嵬驿之事,不时悲叹。高力士再三宽解。韦见素、韦谔、秦国模、秦国桢等,俱上表请亟为讨贼之计。玄宗降诏,以皇太子分总节制,然都不即便出镇,特敕永王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以少府西监窦绍为之傅;以长沙太守李岘为副都大使,本日同赴江陵坐镇。又诏以太子充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光复长安、雒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