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唐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2章 延秋门君臣奔窜 马嵬驿兄妹伏诛[第1页/共4页]

三言星退舍,天意原易回。匆急不忘民,庶几邦本培。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国忠才被杀,刚巧韩国夫人乘车而至,众军一齐上前,也将韩国夫人砍死。虢国夫人与其子斐徽并国忠的老婆幼儿,都逃至陈仓,被县令薛景仙率吏民追捕着,也都被诛戮。恰是:

杨柳依依水拍堤,春城茅舍燕争飞。

豺狼在邑龙在野,天孙善保令媛躯。

玄宗驾至咸阳望贤宫,处所官员俱先回避,日已晌午,犹未进食;百姓或献粝饭,杂以麦豆;天孙辈争以手掬食之,斯须而尽。玄宗厚酬其值,好言尉劳,百姓多哭失声,玄宗亦挥泪不止。众百姓中有个白发老翁,姓郭名从谨,涕零进言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当时有赴阙若言其反者,陛上辄杀之,使得逞其奸逆,乃至乘舆播迁。以是古圣王务延访忠良,以广聪明也。犹记宋璟为相,屡进直言,天下赖以安;然频岁以来,诸臣皆以言为讳,唯恭维取容,是以阙门以外,陛下俱不得而知。草泽之人,早知有本日久矣;但九重严邃,戋戋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何由得睹天颜而诉语乎?”玄宗顿足嗟叹道:“此皆朕之不明,悔已无及。”温言谢遣之。从行军士乏食,听其散往各庄村寻食;是夜宿金城馆驿,甚是不堪。

看官,你道杨国忠为何忽有幸蜀之说?却本来他向曾为剑南节度使,西川是他的熟径;前日一闻禄山背叛,他即私遣亲信,密营储备于蜀中,以备缓急,故今建议幸蜀,图自便耳。恰是:

调寄《添字昭君怨》

只因本身营三窟,强欲君王驻六飞。

词曰:

朔方健儿好技艺,昔何勇锐今何愚。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杨国忠怕人抱怨他催战之误,倒先大言道:“哥舒翰本当早战,以乘贼之无备;只因战之不早,使贼转生狡谋,堕彼之计。”同平章事韦见素道:“轻敌而败,悔已无及;为今之计,宜速征诸道兵入援,更命大将督率京中新募丁壮保卫都城。”翰林承旨秦国桢道:“还须速敕郭子仪、李光弼等,急移兵以御贼入京之路。”杨国忠却只沉吟不语。玄宗问:“宰相之见如何?”国忠奏道:“征兵御贼,督兵守城,固皆要著;但潼关既陷,长安危甚,贼势方张,渐逼京师,外兵未能遽集,所谓远水难救近火。以臣鄙意,莫如车驾暂幸西蜀,先使圣躬安稳,不为贼氛所扰乱,然后徐待外兵之至,乃为万全之策。”玄宗闻奏,未及开言,只见翰林承旨秦国桢出班奏道:“逆贼犯顺,势虽猖披,然岂能敌天朝兵力;即今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张巡等,皆屡战屡胜。近又报东平太守吴王祗义军,多次杀贼甚多。闻安禄山诟骂其党严庄、高贵说:‘汝前日劝我反觉得计出万全,今我屡为官军所逼,万全安在?’高、严二贼无言可对。禄山欲杀之,摆布安慰而止。是贼气已挫,行当殄灭,今我兵潼关之败,失在违众议而催出战,非尽哥舒翰之罪也。若外兵云集,规复有期;何仍旧一败之故,遽思奔避?台端一行,京都孰守?独不为宗庙社稷计乎?幸蜀之说,臣愚觉得不成。”玄宗传谕,在廷诸臣各抒所见,诸臣都唯唯莫对,但回奏道:“容臣等赴中书共议良策复旨。”玄宗闷闷不悦,随罢朝回宫。

好景不堪愁里看,偶尔触目更伤情。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京都百余里。

自古贤君相与贤妃后,无不谨身修德,克俭克勤,上体天心,下合人意,以是能防患于患未作之先,转祸于福将至之日,庶几四方能够无虑,万民因此得所。如其不然,为上者骄奢淫佚,不知敬天劝民;而权恶庸劣之臣,与那怙宠恃势、败检丧节的嫔妃戚畹,擅作威福,只徇一己之私,不顾国度之事,乃至天怒人怨,兵戈顿起,处所失守,宗社几倾;彼卖国权臣,以及勾引君心的女子小人固终不免于诛戮,然万民已受其涂炭,天子且至于蒙尘,到当时,方咨嗟叹悼,追悔前非,则亦何益之有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