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唐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4章 施青目学士识英雄 信赤心番人作藩镇[第1页/共5页]

李白日逐与这几个酒友喝酒吟诗,不觉又在京师混过了几时。一日酒后,偶遇安禄山于朝门外,安禄山欺他是醉人,言语戏谑,未免冒昧。李白乘着酒兴,把禄山一场痛骂,禄山非常忿怒,无法他是天子爱重之人,难以侵犯,只得含忍。李白自料为女子小人辈所忌,若不早早罢官归去,必有后祸;又见杨国忠、李林甫等,各自结党弄权,勾引君心,政事日坏,身非谏官,势不能直言匡救,何取乎备位朝端;因恳诚心切的上了一个去官乞归之疏。玄宗知其去志已决,召至御前,面谕道:“卿必欲舍朕而去,不便强留,许卿暂回田里;但卿草诏平番,有功与国,岂可空归;然朕知卿高雅,必无所需求,卿所不成一日缺者,唯独酒耳。”遂御笔亲写敕书一道以赐之,其敕略云:

说话之间,已到哥舒翰驻节之所。李白叫从人把个名帖传与门官,说李学士来拜,门官赶紧禀报。那哥舒翰也是当时一员名将,平素也景仰学士之才名,如雷贯耳。今见他下顾,诚觉得幸运万一,随即将营门大开,延入,宾主叙坐,各道酬酢。献茶毕,李白即自述来意,要求他宽释郭子仪之罪。哥舒翰听罢,沉吟半晌说道:“学士公见教,本当敬从;但学平生时节制部下军将,奖惩必信,今郭子仪失火烧了兵粮,法所难贷,且事关严峻,理合奏闻天子,门生未敢擅专,便自开释,如之何如?”李白说道:“既如此,门生不敢禁止军法,只求宽期缓刑,节度公自具疏请旨;门生原奉圣上手敕,听许飞章奏事,今亦具一小折,代奏乞命何如?”哥舒翰欣然承诺道:“若如此,则情法两尽矣!”遂传令将郭子仪收禁,候旨决计。李白推却而出。因而哥舒翰一面具奏题报,李白亦即缮疏,极言郭子仪雄才伟略,足备干城腹心之选,失火烧粮,乃部下仆夫不谨,实非子仪之罪,乞赐矜全,留为后用。将疏章附驿递,星驰上奏。本身且暂留于并州第宅中候旨,日日闲散清闲;哥舒翰遂同部下文官武将,连本州处所上的官员,每天遂设席接待,李学士吟诗喝酒作乐。不则一日,圣旨已下,准学士李白所奏,只将郭子仪部下仆人不慎的,当场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建功自效。恰是:

词曰:

若不遇识人学士,险送却流浪豪杰。

头如圆斗,鬓发蓬蓬;面似方盆,目光闪闪。身遭束缚,若站起长约丈余;手被拘挛,倘辞开大应尺许。仪容甚伟,未知何故作困囚。边幅非常,可卜他年为大物。

喜本日幸邀宽典,看他年独建奇功。

番人顿使作强藩,只为奸臣进一言。

生男勿欢乐,生女勿悲酸。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倒是门楣。

调寄《采桑子》

皎皎如玉,光嫩如莹。体愈香,云鬓慵整偏娇样。罗裙厌长,轻衫取凉,临风小立神骀宕。细打量,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妆。

郭子仪感激李白活命之恩,誓将衔环图报。李白别了郭子仪,并哥舒翰等众官,自往他处行游去了,临行之时,又谆属哥舒翰青目郭子仪。自此子仪得以军功,渐为显官,此是后话。且说朝中自李白去后,贺知章也告休致去了;左相李适之,因与李林甫有隙,罢相而归;林甫又陷他以事,逼之他杀。林甫倚着天子信赖,手握重权,安禄山亦甚畏之,杨国忠也心胸嫉忌,然其势不得不互为党援。玄宗往年连杀三子以后,林甫劝立寿王瑁为太子,玄宗从高力士之言,立忠王玙为太子。林甫嫌忌,谋倾陷之。时有户曹官杨慎矜凭借杨国忠,自以为杨氏本家,又与罗希奭、吉温等,俱为李林甫门下鹰犬,林甫因与计议,教他上密疏,诬告刑部尚书韦坚,与节度使皇甫惟明,同谋废帝,而立太子,引杨国忠为证。本来那韦坚,乃太子妃韦氏之兄,皇甫惟明是边方节度使,偶来京师,曾参谒太子,又曾面奏天子,说宰相弄权。林甫挟恨,因借端诬捏,并以摆荡东宫。玄宗览疏大怒,幸亏高力士力辨其诬,乃不显言二人之罪,只传旨贬削二人之官。太子闻知,错愕无措,上表请与韦氏仳离。玄宗亦因高力士劝谏,不允太子所请。李林甫又密奏,乞将此事付杨慎矜与罗希奭、吉温等鞫问,并请着杨国忠监审。玄宗降旨,只将韦坚、皇甫惟明赐死,事情不必穷究,因而太子之心始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