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拿下滑州[第1页/共4页]
等大战过后,金人两三年以内当不复来,到时,崇文抑武的民风必定卷土再上。到时候,在这场大战中建功受赏,手握重兵的武臣必定遭到文官个人猜忌。如北宋名帅狄青,从兵士干起,一向做到枢密使。就被文臣们如疯狗普通放肆进犯,狄青为人忠义,文臣们抓不到把柄。就编造一些故事,甚么狄家的狗长角,狄府夜发奇光,狄青宅院的井中有黄气十数丈,冲天而起等等。说白了,就是暗射狄青有异心。本来极其信赖爱好狄青的宋仁宗,也不得不在这漫天进犯之下,将他逐出朝廷。半年以后,这位宋军魁首烦闷而死……
将军令收好,折彦质正色道:“下官晓得轻重,请枢相放心,便在本日。下官即往滑州坐镇批示。”
徐卫劫粮之时,斡离不雄师回救,他都没慌过,偏在听了这话以后,顿时失容。甚么玩意?把我留在东京?如果一向在京师,哪怕官衔再显要,说到底还是看家护院的。就算此次完胜女真,但宋金攻守之势,短期以内不会窜改。有了一次二次南侵,就会有三次四次。本身幸运能化解一两次,可谁敢包管不会有一天暗沟翻船?何况,东京无险可守,河北亦然,留在此地风险太大。最首要的是,眼下国难当头,朝廷正要用武人效命。
“服从。”徐卫起家抱拳道。
不过想到陕西王师二十万来援,徐绍内心稍安,也欣喜侄儿道:“无妨,西军强援尾随金军而来,必使粘罕见所顾虑。如果再能告终滑州之事,东京当无忧。”
徐卫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两个熟人相谈甚欢,倒把徐卫晾在了一旁,折彦质俄然想起,拉了那人过来,对他先容道:“子昂,我与你举荐,这位是我同年,姓张名浚,字德远,四川绵竹人。”
折彦质闻言大笑,徐卫亦笑道:“不敢当。”
换成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在天子你带领之下,获得如此大胜,那么满朝文武,天下军民,士农工商,远近诸夷都会欢乐鼓励,衷心推戴。今后,你的权威将无人能撼动!包含,太上皇!
“恰是。”徐绍点头。
行至一处地点,方才热烈一些。着青红公服的官员来往络绎,直裰纱帽的小吏行走其间,张浚先容道,这里便是枢密院十二房,一应军务大事,都是先送达此处,呈交枢密长官唆使后,又打回十二房分曹办理。
“劫粮一役,虎捷伤亡九千余,现在我手上兵力只三万余,并且另有相称部分是两河溃兵,既没战力又没规律……”徐卫叫屈道。
“现在是正月初,也就是说粘罕被挡在河东起码半个月,十几天都没能强渡胜利,现在西京俄然垂危,粘罕能够从太原调兵南下了。”徐卫语气中的忧愁,徐绍感同身受。刚困了恶狼,又来猛虎啊。
“哦?甚好!想当年。你我一同登第,兄瞻望同榜进士之前程,大多言中。可见贤兄识人之明,你且猜猜,这位是谁?”折仲古笑道。
徐绍闻言,脸上笑容尽敛,盯着侄儿看了半晌,终究点头道:“统统有三叔在,我来安排。”他为在朝,位高而权重,又渐得天子信赖,说得上话。如果他承诺安排,事情便有但愿。
“德远兄果是法眼如炬,这位恰是徐卫徐子昂。”折彦质笑声不竭,看来是在东京偶遇故交,非常欣喜。
徐卫回顾视之,见一人自廊里步入中庭。穿青色官袍,戴乌纱,身长六尺不足,与他和折仲古这等北方男人比起来,虽稍显矮小,但其人年不过三十,面白,留短须,宇量恢宏,风采不凡。折彦质一见来人,快步上前执其手道:“德远兄,多年未见,因安在此?”没等对方答复,又自顾言道“登第后,我记得贤兄外放陕西作了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