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宋阀》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岳飞再兴[第1页/共4页]

赵桓惊怒交集,不知以是,折彦质、姚平仲、徐卫都领兵在外,朝臣中,唯徐绍、何灌、徐彰三人熟知军务,遂问于三臣。三人皆力主抗战,言李回、徐原、徐胜驻守巩县一带,已初战获捷,士气大振。且徐卫亦坐镇于后,不说战而胜之,起码可支应些光阴。待滑州告终,粘罕进退两难,必生去意。

李回率领这四万马步军,多为姚平仲节制的常捷精锐,能够说是东京压箱底的产业了。徐胜北水结阵,士卒心知必死,是以死力拼杀。金军数千众狂袭而来时,弦作轰隆响,箭似蝗虫飞,给乘势而来的女真人迎头痛击。及至短兵相接,贴身搏斗,徐胜韩世忠皆身先士卒,挥刀力战,士卒见状,奋勇向前。

他估计,此时二太子恐怕已经在东都城下鏖战,本身的到来必定会让大宋君臣军民人等魂飞魄散,为了尽早让南人尿裤子,他派悍将完颜突合速将兵五千为前锋,先行一步,严令他务必用这五千人,扫清洛阳至东京一线,为雄师开道。

徐卫收到风后,上报京畿制置使司,要求调两人来助战。一个,是姚平仲麾下的悍将杨再兴。另一个,是磁州勤王之师中的阿谁大小眼将军。

粘罕却不信赖,因为他从第一次南侵开端,所遇如王禀、折可求、种师中等辈,皆久经疆场,经历老道之将。现在南朝两河已失,陕西之军便是拯救稻草,如何会让一介墨客领军?高世由谏得急了,他才抱着摸索之心,让金军骁将娄宿引铁骑六千往袭。

徐家兄弟建议他自提一军,坐镇巩县保卫陵寝,徐原领一军至县城西北神尾山扎下营寨,徐胜领一军至县城西南孝义镇扼守。李回完整附和,即交兵三万于他兄弟,徐原领两万,徐胜领一万,与县城构成相援之势。时韩世忠引残兵至巩,见到徐胜,痛哭失声去请罪。徐胜引见于李回,备说高世由降金详情。李签书欣喜之,命在徐胜帐下听用。

在潼关定下来,致虚惊魂不决,问刘光世,西军强兵之名,已传百年。今我尽起陕西王师,为何败于数令媛骑?刘光世只能说金军剽悍,我军猝不及防如此。范致虚哀叹,说我向闻“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成战”之语,觉得金人自夸,现在看来,公然如此。

三天之前,守河宋军全面溃败,退往西京洛阳。金军在河清(今河南孟津县)、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两地接踵渡河,兵锋直指洛阳。西京留守高世由不顾韩世忠等将领的狠恶反对。以西京留守的身份强令诸军放下兵器,向粘罕投降。时洛阳另有残兵数万之众,且洛阳虽多次经历兵祸,但城墙坚毅,极难霸占。可爱高世由,原为赵佶宠任之臣,一旦大难临头,即叛变投降。好笑高世由,守河最为艰巨时,韩臣忠等人要求他将屯积在西京的军器弥补火线军队。可此人却以未得朝廷明令为由加以回绝,并斥责韩世忠,说武臣尽忠执令便可,勿需多言。

一时,方才遭到大胜鼓励的东京军民再度堕入发急当中,谎言越传越凶,乃至有人说粘罕已经到了东京不远之处。趁着这个机遇,又有主和派大臣上疏赵桓,说粘罕势大,西军得胜,东京有力与之对抗。不如拿滑州金军作为互换,让女真退兵罢战。

身在洛阳的粘罕怕不怕?当然怕,不过他怕的是西军能刻苦、敢捐躯、不畏战之名,而不是怕范或人。传闻二十万西军前来,且占了潼关,骄横如他。也不免忧愁。但是此时,方才投降,仍被粘罕命为西京留守的高世由急欲为新主建功。就向粘罕建议,“致虚儒者,不知兵,遣标兵三千,自足杀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