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装备[第1页/共2页]
有鉴于此,蔡攸将徐卫的档案从兵部调到吏部“尚书右选”。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徐卫的官衔还低,天然够不上枢密院“直辖”。调完档案以后,便催促吏部叙徐卫军功升补。
宋宣和七年八月,徐卫在山东一场兵力差异的剿贼之战中大获全胜,经张叔夜及大名府路安抚使司上报朝廷。说引发朝廷震惊,倒是有些夸大,但确切引发各方存眷。启事无他,徐卫的军队是甚么性子?乡兵!说到根上,就是拿起兵器的平头百姓。并且这伙平头百姓,几近能够说是没有颠末军事练习,就开赴剿贼疆场。面对十倍于本身的贼寇,先是挡住了突袭,将仇敌打得狼狈而逃。在同一天以内,高歌大进,一举击破贼寇大营,斩杀匪首王善,招降六千余人。
其次,他这也是在为徐卫考虑。如果据实上报,说剿除王善是徐卫一力所为,那传到东京,让“殿帅、骑帅、步帅”这三衙掌管禁军长官的脸往哪儿放?据张叔夜判定,以徐卫的才气,迟早必入禁军战役序列,到时候三衙就是顶头下属,获咎了他们对徐卫没好处。虽说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出兵之权,但不怕官,就怕管,到时候给你几双小鞋穿,找谁说理去?
吏部商讨后以为,徐卫已补“修武郎”,任“梓州团练副使”,又派了调派“大名府靖绥乡勇营批示使”,已经是正八品武职,不宜升迁过快,建议保存原官,只赏不升。
给徐卫升完官,蔡攸又深思,官家已经表了态,要将本身的剿贼战略在河北山东推行。这么一来,徐卫就是乡勇的一面旗号,这杆旗不但不能倒,还不能有任何闪失。可靖绥乡勇营的人马实在少了点,设备也实在差了点,报酬又实在低了点。
若说徐九保卫徐家庄,驰援夏津,征剿白马沟这都不算甚么的话,那么大野泽一役,确是实打实的大胜。张叔夜在捷报中称,他率军由东而西,与徐卫两端夹攻,导致贼寇大败。“所部乡勇皆悍不畏死,卫手刃王善,枭其首,群贼慑服。”张叔夜带领的官军达到疆场后,徐卫已经击溃王善,并俘虏了余众,官军只是做了些善后事件,帮手保卫。不过这倒不是张叔夜不刻薄,抢徐卫功绩。起首,他带领的是朝廷禁军,必须顾及朝廷颜面。不然,那大师都搞乡勇得了,还用禁军干吗?
可他们哪晓得,燕国公蔡枢密眼下主动在给徐卫当背景。等吏部尚书被蔡攸一顿狠削,回到吏部来将他们骂个狗血淋头才晓得点子扎手,从速重叙,着徐卫论功当升两级阶官,仍留原职,考虑到他资格浅,年纪轻,酌情只升一级。吏部尚书唯恐蔡攸再找费事,干脆升两级算了。这么一来,徐卫就该从第四十四阶的“修武郎”升到第四十二阶的“武翼郎”。同时严辞警告了侍左员外郎,唬得对方连连告罪,内心痛骂梁横不止,这根搅屎棍!成事不敷,败露不足!
这回蔡攸动起了脑筋,徐卫这小子有本领,是可造之材,黄潜善又说他既懂事又能办事。必须把这小子拉起来,树成一个典范,使得招募乡勇剿贼的战略顺利停止。但他现在固然挂靠在大名安抚司,名义上属三衙,实则还是归掌“民兵,弓手,乡兵,番兵”的兵部管,甚么时候才是个头?
蔡攸那里肯依?几次三番谈判,吏部竟然置若罔闻。这让东风对劲的蔡枢密大为恼火,直接找到吏部尚书,威胁再敢迟延,就在官家面前一参到底!参你个办差倒霉!吏部尚书受了他的气,回到本衙将属官叫来一通诘责,才晓得是谁在搞鬼。吏部侍左员外郎!这官衔是否有些眼熟?没错,恰是夏津县尉梁横舅母娘家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