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2页/共2页]
四人都有了趁手兵器,杨彦等三个迫不及待的奔出去,在麦场上练习起来。徐卫则叮嘱几名铁匠,抓紧时候休整大名府分拨的那批老旧设备,马大牛等人连宣称是。正说话时,一人奔进棚内,姓周名基,与他哥哥周熊同为都头。他两兄弟的父亲是徐家庄猎户,发展子时,猎到一头熊,遂给宗子取名周熊。生次子时,运气不济,只射到一只山鸡,因而给次子取名周鸡。乡间村夫,并不讲究,名字越贱越好养,倒也没谁在乎。升了都头后,徐卫实在感觉不像话,才收罗了他父亲定见,改名周基。十六岁,豪气勃勃,孔武有力。
徐卫将手一举,士卒退下,那男人固执刀对徐卫一揖,当即耍了起来。只见他身材虽短小,却极矫捷,一双脚不沾地似的腾跃。那对短刀,高低翻飞,又急又稳,招招都是杀手。厥后耍得急了,竟看不清他面孔来。围观的士卒看得诧异,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禁军招兵,都以身形高大,臂力出众为标准,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那等五短身材之人,用来何为?”徐胜又笑问道。
“这位和我出自同门,技术却强我百倍。他重操铸锤,亲身为徐副使锻造了一件兵器,师兄,还不快些取来。”马大牛先容道。那男人应了一声,麻溜的跑到兵器架旁,从地上拾起一个包裹来。
马大牛一笑,号召一小我过来,五十出头,独眼塌鼻,其貌不扬,一向缩在中间,屁也不放一个,委实是个诚恳巴交之人。
那男人将内里缠绕的布翻开,暴露一柄刀来,杨彦又抢了一句:“好刀!”
马大牛一愣,陪笑道:“杀人不见血,是淬火之时加了东西。徐副使是堂堂正正的豪杰,我这师兄哪敢冒昧?”他这话虽说得隐晦,但却不难明白,所谓的“加了东西”应当是指淬毒。
徐卫一听,喜上眉梢,仓猝奔出去。那麦场边上,立着二三十个面熟的男人,正旁观着场中士卒练习。徐卫赶了上去,周基对此中一人说道:“这位便是我们靖绥乡勇营的批示使。”
那男人闻言,抬开端来,见徐卫这般神情,嘲笑道:“大人法眼如炬,那小人就明说了。只因畴前在高唐时就传闻夏津有条豪杰,姓徐名卫,排行第九,技艺了得,为人仗义。迩来又闻得徐九被朝廷封了官,正招募敢战之士,清乡剿贼。以是领了乡里三十余人前来投奔,图个三餐温饱,按月领钱,传闻斩首一级,可得银钱三贯,岂不强似窝在地里扒粪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