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1页/共2页]
周基奔入棚内,拱手大声道:“徐副使,有人当兵!”
马大牛让师兄先容一番,那男人却浑厚的笑笑,不发一言。前者摇了点头,说道:“此刀并非军中制式,名狻猊刀,非力大者不能用。吹毛得过,斩铜剁铁,刀口不卷。”
徐胜一把搭住兄弟肩膀,细心的打量一番,心中实是欣喜,触景生情,黯然神伤道:“出息了,出息了,我家九弟终究出息了。”母亲早逝,父亲拼杀平生,性子古怪,他这个作哥哥的,对这亲弟弟极是心疼,哪怕他再坏再浑,毕竟是一母同胞,骨肉兄弟。母亲临终前再三叮嘱,好生照顾九郎。积年来,他向来舍不得打一掌,骂一句,天不幸见,弟弟现在费事了,出息了,母亲在天有灵,也当含笑。
那男人将内里缠绕的布翻开,暴露一柄刀来,杨彦又抢了一句:“好刀!”
那男人略一游移,从地上一跃而起,变戏法似的从袖里执出两把短刀。徐卫身边士卒一见,是非兵器一同号召,同声喝道:“猖獗!你想何为!”
......................
马大牛一愣,陪笑道:“杀人不见血,是淬火之时加了东西。徐副使是堂堂正正的豪杰,我这师兄哪敢冒昧?”他这话虽说得隐晦,但却不难明白,所谓的“加了东西”应当是指淬毒。
那男人闻言,抬开端来,见徐卫这般神情,嘲笑道:“大人法眼如炬,那小人就明说了。只因畴前在高唐时就传闻夏津有条豪杰,姓徐名卫,排行第九,技艺了得,为人仗义。迩来又闻得徐九被朝廷封了官,正招募敢战之士,清乡剿贼。以是领了乡里三十余人前来投奔,图个三餐温饱,按月领钱,传闻斩首一级,可得银钱三贯,岂不强似窝在地里扒粪刨土?”
马大牛一笑,号召一小我过来,五十出头,独眼塌鼻,其貌不扬,一向缩在中间,屁也不放一个,委实是个诚恳巴交之人。
徐卫瞥了他一眼,笑道:“斩首一级,赏钱三贯不假,你有那本领领受么?”
徐卫也不叫起来,朗声问道:“你等从那边来?因何当兵?”
寻名誉去,那场外站着一名官人,身后跟着几名全部武装的军士,恰是徐胜!
徐卫在他耍刀之时,便看得两眼放光,听他这么一说,便命其起家,嘉奖道:“好!公然有些本领!我就收下你们,但有一点先言明,进了我靖绥营,吃很多你们,穿很多你们,军饷赏银一钱不扣。谁要敢冒犯规律,作战倒霉,休怪军法无清!”几十条男人七嘴八舌,连称不敢。徐卫再度嘉奖,命周基引领他们前去报到,并登记在册,编入步队。
“借九弟的光,升了武翼大夫。”徐胜大笑道。武翼大夫,为五十三等武官官阶中的第第二十二等,为正七品。徐卫虽是正八品官衔,与兄长只差一品,但其修武郎的军阶却位列第四十四等,差了整整一半。
“禁军招兵,都以身形高大,臂力出众为标准,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那等五短身材之人,用来何为?”徐胜又笑问道。
四人都有了趁手兵器,杨彦等三个迫不及待的奔出去,在麦场上练习起来。徐卫则叮嘱几名铁匠,抓紧时候休整大名府分拨的那批老旧设备,马大牛等人连宣称是。正说话时,一人奔进棚内,姓周名基,与他哥哥周熊同为都头。他两兄弟的父亲是徐家庄猎户,发展子时,猎到一头熊,遂给宗子取名周熊。生次子时,运气不济,只射到一只山鸡,因而给次子取名周鸡。乡间村夫,并不讲究,名字越贱越好养,倒也没谁在乎。升了都头后,徐卫实在感觉不像话,才收罗了他父亲定见,改名周基。十六岁,豪气勃勃,孔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