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司宫令》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12.烧尾宴[第2页/共3页]

天子搁下银箸,愀然不乐。蒖蒖当即命人撤去这道水炼犊,表示林泓再上新菜。

天子召见林泓,林泓自请私行离京之罪,天子虽不乐,但仍表示了对他的正视与等候,要他承诺不再如此率性行事。林泓答允,伸谢皇恩,并请天子答应他为官家奉上一席“烧尾宴”。

林泓叩首,道:“国朝实施盐钞法,命州县置务拘卖,原是为按捺盐商暴利,稳定盐价,造福于民。怎奈部分州县盐司官吏借此取利,压榨盐户,讹诈盐商,乃至以口食盐名义逼迫百姓买劣质盐。此中弊端,尤以福建路为甚,盐户常有是以停业者,公众虽付高价亦难及时获得食盐,不免民怨沸腾。此事干系民生,若置之不睬,一旦积怨发作,恐非社稷之福。”

天子顿时了然,叹道:“牛是耕畜,不管宫眷或百姓,亦常用牛车,故此朝廷一贯不倡导食用牛肉,宫中若非祭奠,也不杀牛。没想到各地官员无所顾忌,不但食牛肉,还杀小牛犊……唉,‘方生勿折’的事抱负必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

烧尾宴源自唐朝。士子身份迁升,比方落第、荣进或迁除,同僚及朋友常常设盛宴慰贺,别的大臣初拜官,按例会献食于天子,因这两种环境设下的宴席,都称为“烧尾宴”。现在林泓循拜官之例要求献食于官家,官家天然也欣然答应,但叮嘱道:“我一人吃不了很多,不必浪费,略做几道便可……我传闻宫外人身份分歧,喜食的菜肴风味也各不不异,大抵可分为官府菜、文人菜和百姓菜。不如你便每种风味各做一两道给我尝尝。”

林泓随后呈上的是两道文人菜。

“是槐叶。”林泓语气暖和地代她解释,目中模糊含笑,“精选槐叶之高秀者,以沸水略浸半晌,再研细,滤出清汁,和面做成面条,名‘槐叶淘’。这食品杜甫亦曾做过,还赋诗一首,此中道:‘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乘凉晚,此味亦时须。’彻夜犹带暑气,官家以此消暑,正应了此景。”

林泓安闲答道:“山林之人,无欲无求,口味天然平淡。而达官朱紫常爱丰腴甘旨,重油重盐不敷为奇。”

用的是肉香浓烈的猪肉,入口但觉满口脂香,余味悠长,脂肪细致,瘦肉软嫩,肉皮略带韧性,嚼起来层次丰富,这些都是很好的,但有一个较着的缺点——太咸了,倒不是令人没法忍耐,但食者吃完一片会很想当即去饮汤水。

蒖蒖一见肉的光彩纤维已知是猪肘所做,悄悄惊奇林泓竟选用这他一贯鄙夷的肉类。林泓按宫规请她先尝,蒖蒖搛一片入口,很快猜到这缠花云梦肉的做法:取猪肘剔去骨头,腌制后连皮带肉摊好拍平,卷成圆筒状,用布包裹,以绳缠捆,投入酱汤煮熟,待冷却后解开包裹切片。

天子笑道:“此前官府菜皆肉食,味虽香浓,但稍显油腻。而这山林之味一入口,顿觉神清气爽,齿颊留香。”想想又道,“并且这两道文人菜肴咸淡合宜,刚才的官府菜盐味太重,是否腌制过甚导致?”

回到宫中,赵皑先去见了父亲,将沿途耳闻目睹的灾情流民环境奏知天子,而知平江府徐济川自劾的劄子也很快送至临安,天子阅后公然没有惩罚他,而是如赵皑所料,在朝堂上必定了他及时开仓施助流民的决策,对他公开嘉奖。随后派纪景澜赴绍兴,将坦白灾情、赈灾不力的绍兴知府及相干官员夺职,重新任命清正廉洁的官吏主持赈灾之事。

蒖蒖心知林泓是不肯与赵皑同宿才独坐不眠的,但是也不便公开说出本相抢白赵皑,只得公开里狠狠瞪他一眼。赵皑佯装未觉,一笑而过,而林泓乘马行于他们火线,面上还是不喜不恼,对昨夜之事不置一辞。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