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女生存手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面面[第2页/共4页]

在大秦,大米就是后代的石油,米价涨跌,乃至能够说是天下政治的晴雨表,真正的乱世丰年,米价天然就贱,到了乱世,令媛买不到一石米的日子也是有的。这几年说是乱世,实在就是许凤佳在西北兵戈的那几年,米价就贵得古怪,北方多得是老百姓辛苦一年,末端落不下一点余粮的,还是平国公父子开疆辟土以后,米价才垂垂回落,这些年来,都稳定在五钱银子一石。

六千两这个数字,她说来平安悄悄,七娘子听得也不动声色,其实在外头就算是中等人家,也要对这个数字抽一口寒气。一年六千两,五年就是三万两,当家十年就是六万两――普通的官宦人家,通身有个六万两的产业,也已经算是很敷裕了。

盐商高家能够说是淮扬首富,名头连七娘子都是传闻过的,她点了点头。“想必家里的派系也很多了!”

她心下倒是一动:如许说来,今后往账房里添补人手,倒能够去扬州采买些如许的年青女儿返来调教……

庄账房顿了顿,又道,“只是,奴婢们也看了您遣人送来的,六七年前的账目……从银两来讲,每年的破钞有多有少,办婚事、添人丁,购置嫁奁,贡献宫中朱紫,这都是难说的开消,不过呢,这五年间匀一匀,每年开消的银两,倒是要比往年的多了近六千两。”

公然,她如许一说,屋内的氛围就松快多了。纪账房沉吟了半晌,拱着身子取过了七娘子手边的帐本,翻了几页,和庄账房略一筹议,便对七娘子解释。

“从这条线往下想,必定是账房上和采买上里应外合做了手脚,一年六千两银子,一个月也就是五百两,以府内的范围,多五百两少五百两,是看都看不到的事。”庄账房润了润唇,又道,“我们重看了几本采买册子,倒也看出了些端倪……以鸡子儿为例,一年有两个季度,鸡子儿的代价是翻番往上走的……少夫人别看这东西小,用量毕竟大,积少成多,一个月这里一进一出就是多少两银子。”

七娘子只好安抚老妈妈,“人谁不是见钱眼开……”

不消她解释,七娘子已经自言自语,“而米价,就是统统物价的晴雨表。”

老妈妈并两个账房都会意地陪着七娘子笑了起来:新主母上位,最要紧是要杀鸡儆猴,立起威风。有了这个把柄,七娘子当能够稳坐主母之位。

五少夫人再短长,也没体例把统统陈迹都清算洁净,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能瞒得过本身特地从扬州请来的两个账房!

做家用账有家用账的做法,买卖账也有买卖账的做法,谙练度分歧,当然眼力也就分歧。两个女账房互换了一个眼色,庄账房道,“我们都是为高家做家用账的。”

“公然是盐商府里出身,就是单单说这做帐的工夫,都可贵了!”她没有怜惜本身的嘉奖――像如许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即便是高门大户,在她们跟前也没有太多的架子。

“不过。”七娘子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老妈妈听。“有些事,也要等世子返来,再一起筹议。”

她微微地笑了,“不过,能抓住这一条线,这个家也就好当了。”

她想到昨早晨两人间的旖旎深谈,唇边不由又挂上了一抹笑。

七娘子顿时沉吟起来。

账上如何记,那是全凭账房一支笔,特别是经济上的题目,更是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七娘子几次点头,又深思了半日,她紧紧地拧起了眉头。

七娘子浅浅啜了一口热茶,又打量了两个账房一眼,才笑道,“两位先生在扬州的时候,想必手上也是做着账的……只是不晓得都做的是甚么账?”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