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事态(中)[第1页/共3页]
“没上族谱?”
“没想到,你还晓得点长命灯的事。”一向冷着脸的二姨娘眼中就有了浓浓的笑意,“前吏部侍郎马子夫在陕西做参政的时候,曾有外室妇携子归,先帝还不一样称他‘居官甚好,才品俱优’。何况你们三个都是没有上族谱的呢!”
现在,还没有过年呢?
十一娘没再说甚么,由虎魄奉侍着歇下。
“大蜜斯第一胎小产了,徐家老夫人做主,先是把大蜜斯进门前姑爷房里的两个通房秦氏和佟氏的药停了,后又为姑爷纳了扬州文家的大蜜斯为妾。第二年,秦氏生了儿子,抬了姨娘;文姨娘固然没有秦氏的福分,但也生了个女儿。而我们家大蜜斯呢,却几年也没一点动静。就将贴身的婢女秋罗收了房。好不轻易,秋罗也怀了身孕,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可孩子没足月就夭逝了。
做春裳,是有定制的,要在仲春初二以后。
十一娘神采微变。
十一娘微浅笑:“传闻您去了十娘处,我让冬青去请,谁晓得您已经走了。我想着络子打好了总要送过来,就没让她去追。”
十一娘晓得了只是昂首问了一句:“是只给我做?还是大师都有?”
实际上是委宛地问大姨娘,为永平侯生过孩子的秋罗如何了?
冬青回声退了下去,十一娘写了一封信,然后将信和明纸一起装进信封封好交给秋菊:“你把这个送到杭州府简徒弟处。”又让虎魄给了她五两银子,“千万不成让别人晓得。”
来量衣的人笑道:“天然是大家都有。不过,大太太说,十一蜜斯本年个子长了很多,让我们给多做几套。”
十一娘笑着给两位姨娘行了礼,半坐在了太师椅上,表示虎魄将匣子交给两位姨娘,谦善道:“也不晓得合分歧意?”
这下子,十一娘再也粉饰不住心中的悸动,神采“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进了冬月,简徒弟就回杭州过年去了,来岁三月才返来罗府。
十一娘在心底苦笑。沉吟道:“文家,如何会承诺把女儿送给别人做妾……这也太失颜面了吧!”
一向没有出声的二姨娘却冷冷地“哼”了一声,语气讽刺隧道:“颜面算甚么?是能吃,还是能喝。文家有了这层干系,本年才拿下了外务府的瓷器买卖。比起瓷器上的利润,颜面算甚么?”
大姨娘亲手接了匣子,未看已笑道:“合意,合意,如何会分歧意!”
大姨娘笑容慈爱:“我去了五蜜斯处。”
大姨娘也是个聪明人,立即笑道:“秦氏是从小在徐家老夫人身边调教的,文氏是嫡女,我们秋罗固然标致,可如果这女人只靠标致就行,那又如何会有‘门当户对’的说法呢?”说着,掩嘴一笑,眼角眉梢竟然就有了几份娇媚。
滨菊对她的说法还是很支撑,和虎魄去了五娘那边。
她不由悄悄叹一口气。
十一娘欲言又止。
大太太立即让人给她上羊**,待她喝了,又让她放心绣屏风,早晨不消来存候了,还夸大:“把那屏风定时绣好了才是真正的孝敬。”
十娘还没有返来。
十一娘忍不住心中的惊奇,嘴角微翕,正思忖着要说甚么好,大姨娘已叹道:“你们年青,之前一些事,不晓得。
大姨娘长叹一口气,望着她的目光就有了几份悲悯:“你们刚从福建返来的时候,二老爷、三老爷也带着家眷从任上返来,家里本来领就多,恰好你又颠仆……大太太能够健忘吧!”
为了这件事,我们大太太不晓得求了多少神,拜了多少佛,大蜜斯不晓得寻了多少秘方,吃了多少副药,终究在结婚的第八年有了喜信。谁晓得,孩子怀到第七个月,早产了,生了个孱羸的连大哭几声力量都没有的儿子,取名叫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