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女的日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20章 细听旧闻[第1页/共4页]

王氏道,“只要你嫂子行事端方,我还能挑刺儿不成?”

曼春道,“挑些大个儿的留出来送人,我们院子里这一二十口人,一人分两三只。我么,你叫人剔了蟹黄蟹肉,做些蟹黄烧麦,如果还不足下的,就做粥做菜。”

王氏没说话,唐曼宁看出她多少还是听出来了些,又劝,“等我走了,父亲再做了惹您活力的事儿,您也别发脾气,我只愿家里和敦睦睦的,哥哥和弟弟将来有了出息,受惠的老是您,姨娘甚么的,终归不过是个玩意儿,您又有了哥哥弟弟和我,就是父亲再添几个庶子,也动不了您,您在外头多给他几分脸面,大师还能不夸您好?我就是不在家了也能放心。”

王氏见女儿这般懂事,却涓滴没有待嫁女人的娇羞,内心直为女儿道屈。

曼春细想了一会儿,“因着贤人恶了县主就不给爵位?这话说不通。忠勇公府那边想要爵位只能往朝堂上用力儿,朝廷自有法度,贤人御宇多年,现在扣着爵位不给,想来是有别的意义。”要不然何必比及现在?找个错处直接夺爵就是了。

“福昌县主如许儿的,孙二爷又是她的骨肉,以是好些人就猜,说不准是不是怕他随了他母亲的脾气,才压着不给爵位呢。”

眼看唐曼宁出嫁期近,不但单是王氏繁忙,全部安平侯府都喜气洋洋的。

有福昌县主这么个不顾及名声的,非论是哪家女人嫁了他,出门还不被指指导点?

宋大师说到这里,一旁的童嬷嬷忍不住问道,“长信侯方家不问也就罢了,毕竟隔得远了,世子岳家也未曾管?好歹是自家外孙。”

说到这个,宋大师的忍不住撇嘴,“哪儿有甚么来往,那一名嫁去黄家头一年就生了儿子,隔了两年又生了个闺女,他们和孙二爷虽说是一母同胞,但是传闻两边儿并不靠近,说是仇敌还差未几,相看两相厌呢。黄家娶了她也是不利,没几年黄垂白叟就告病致仕了,传闻黄家前头那位太太养下的儿子都快叫她给踩到了脚底下了,黄郎中不看重宗子,那位黄家至公子现在不尴不尬的,要不是有黄垂白叟撑着,只怕连举业也……啧啧!”

如何忠勇公府的爵位传袭还能扯上已经再醮了的福昌县主?曼春奇特,“这又是甚么原因?她不是再醮了么?宗室女再醮又不希奇。”满都城里数算,亲王郡王都是宗亲,勋贵府第里国公已是到顶了,便是福昌县主行动不端,受委曲的也该是忠勇公府才是,如何会因为福昌县主就把忠勇公府袭爵的事按着不动?

“她热孝里戴喜帕,可不是甚么光彩事,偏她还在宫里教养过几年,带累的贤人也颜面无光,别人又不肯意沾如许的费事,谁还能为了她去惹贤人不欢畅?都只当不晓得罢了。”

童嬷嬷听得愣住了,叹了声“我的老天”,就说不出话来了。

“何况,自从她闹出这桩事,传闻公主们选驸马还好些,有天家端方压着,没有敢冒昧的,可郡主以下乃至县君、乡君选仪宾却更加不轻易了,好人家多不肯意娶宗室女,虽说不像尚主似的会干碍出息,到底怕再摊上个福昌县主如许儿的。”

曼春表示童嬷嬷给她倒杯茶润润口,问,“我记得听谁提过几句,她嫁的那家仿佛还和大姑太太府上有亲?”

这干系有点儿饶,曼春想了想才弄明白,微一挑眉,“姨表亲?”

“奴婢不敢胡乱猜,不过,老公爷还活着的时候,孙二爷聪敏好学,可老公爷一没了,他连都城都待不住,实在是孙家那些人吃相太丢脸。”

哪知不独她担忧女儿,女儿也担忧她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