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枢纽:3000年的中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节 普遍帝国及其瓦解[第2页/共19页]

在差未几从6世纪到9世纪期间,从小亚细亚以东经中亚到塞北草原的内亚地区,是崛起于蒙古高原的突厥游牧者与来自中亚的东伊朗系粟特贩子所主宰的天下,前者建立起连接东西方的草原帝国(此时的西方主如果指拜占庭帝国),后者则在草原通道上主宰着各种贸易过程。突厥人很依靠粟特人的贸易才气,以便为本身获得贸易品、办理战役后勤物质的调剂等;是以突厥人会庇护粟特贩子,并且会将其作为政治及贸易参谋。所谓的丝绸之路商道,出了中原便进入突厥人节制的地区,其上首要的贸易贩运事情都是由粟特人完成的。<span class="mark" title="“粟特人能在中国大范围贸易活动中持续保持主导职位,得益于中国行政体制包管下丝绸的持续输出,后者在550—760年间,不竭将非贸易用处的大量丝绸装船运往西方。”[法]魏义天:《粟特贩子史》,第113页。"> 大唐的鼓起也在相称程度上借助了内亚的力量,唐太祖曾经向突厥帝国称臣,以调换军事支撑来进军关中;而粟特人活泼的贸易活动,则降落了大唐军队在西域驻防的昂扬本钱。

劫后余生的大唐帝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固然不敷胜利但令人敬佩的尽力,以安史之乱为契机尽力处理“边疆势强而朝廷势弱”的题目,也处理帝海内部雄师团所带来的危急。<span class="mark" title="李碧妍:《危急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处所诸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26页。该书对于安史乱后藩镇题目的汗青解读,颇多洞见。">这一系列尽力中,开辟性的一步起首便是财务鼎新。780年,在杨炎主导下,拔除了因均田制崩溃而早已运转不灵的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规定将统统赋役皆折为货币,归入户、地两税,每年夏秋分两次征收。<span class="mark" title="韩茂莉传授以为,唐朝是冬小麦空间扩大的首要期间,全部黄河中下流地区冬小麦的职位有了全面窜改,两税法是在如许一种农业技术背景下才成为能够的。夏税六月、秋税十一月,恰是冬小麦和粟的成熟期。拜见韩茂莉《中国汗青地理十五讲》,第68页。"> 两税法的税基从人变成了地盘,原则上规定必须交纳铜钱。这意味着帝国财务自东汉末年以来,历经数百年,又从什物财务转成了货币财务,<span class="mark" title="这数百年间,南朝与北朝的财务轨制是有差别的,简明起见,本书不再详加梳理。">两税法构成了而后中国历代税赋轨制的首要根本。相对于什物财务而言,货币财务使得皇权的意志转化为政治行动的效力大幅进步,这为帝海内部的均衡点向集权次序方向偏移供应了能够性。而安史之乱后的江南社会布局是个布衣社会,这意味着,一方面,社会当中有能够生长起更加发财的货币经济,使得货币财务的效力更加进步;另一方面,皇权终究获得了与布衣缔盟的机遇,来进一步打击豪族,这使得豪族社会布局的崩溃成为一个不成逆的过程,而后就进入布衣社会了,帝国的统治直接面向百姓,而不再依托豪族供应次序。是以能够说,从隋炀帝开端的皇权对抗豪族的尽力,到了这时终究因技术变迁而获得了政治能够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