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 (8)[第3页/共4页]

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故后全灭 斥彼置疑也。末伽梨是字。母名俱奢梨。此指与匿王所引异者。俱是外道趣尔指也。色身变异可说无常。见性不迁理非断灭 四信悟续生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倒置 若以此验之。则知汝身与如来身比并类例显发彰明。佛身是正。汝身应倒。亦可。若以佛之见手类显佛身。明知佛身名正遍知。若以汝之见手比并汝身。明知汝身号性倒置。汝胡非是倒置行事。正遍知者。离倒名正。穷尽法界名遍知。凡夫二乘无此号者。皆倒置故 二征其倒处二。一征倒地点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稳定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存亡 克指常性也。生灭但迁有为。有为不受存亡。若知稳定即见无生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美满常住心肠 因佛广示倒置显出至心。于能诠言音。悟所诠心肠 二彰疑

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不成见故非色。缘会有故非空。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云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咀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后一谛名为冥性。计觉得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即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摆脱。我若不思冥谛稳定。既无缠缚我即摆脱。名为涅槃。如别处说。拘舍梨者。非即数论。是彼类耳。趣尔举也 三结责非主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美心中所现物 心现身心。如镜现物。物不是镜。物体虚故。镜不是物。镜体实故。真假既辨。由是倒置于兹可识 二责失

阿难。此大讲堂。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晦瞑则复暗淡。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别离之处则复见缘。顽虚当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举此明暗通塞空有染净八种之相。皆仗因托缘以立其象也 二明各还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以下经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实在 二约缘尘反责无性三。一例成无性

若以别离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拜别离音有别离性 若因佛说法生别离心。此别离心本无自性。故属缘尘。随尘有无。非是常住。但如其客 二喻

立即如来垂金色臂。轮部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下指。指下也。母陀罗此云印。此意欲明见手分歧有正有倒。以况其见亦有正倒 二答

此见虽非妙夺目心。如第仲春非是月影。汝应聆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此之明元非本真性。其犹捏目所见之月。本无统统。非月影者非水中之影也。水中月影从真月降。可喻妙应感而遂通。捏目所观全部虚妄。从病眼熟。堪喻妄见本不成得。只就此见权示无还也 二约境可还以明辨二。一明境有还二。一列八境

汝亦如是 以法合喻如上所辨一客去主留责滞缘想二。一约法喻顺推有体三。一法

汝等便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不同。如来讲为不幸愍者 例前结指也。弃之大海是一迷也。认沤为海是倍迷也。垂手是正。执为倒。一迷也。竖手是倒以为正。倍迷也。前发难以验。后引喻以况。中间以法进退相例。正指倒相。皎然明白如何谓言是泯相耶。有智请详 三广约缘尘正显真见。之前文中。约敌手观河。示见无生。相浅意深。犹成隐密。未为显了。不名正显。故科云粗论渐明也。今此已下。广对缘尘。废除名相。显此见性不落戏论。然后逐段会通。令知诸法虚妄本无统统。独一菩提妙净明体。分较着会。故云正显真见也。文四。一显缘心非性二。一阿难述悟彰疑二。一述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