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 (8)[第1页/共4页]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因声而有别离。此别离性便是生灭。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说既不成。听岂可耶。缘心者但缘说话笔墨。故云非得法性。若能健忘合道。离能所相。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斯可名为真得法性 二喻显其失二。一执指亡月斥认能诠二。一喻二。一指月双迷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人。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色谓十一种色。心谓八识心王。诸缘即总指色心。或可别指不呼应行。心所即五十一心所。诸所缘法谓六有为也。此上五位一百法摄诸法尽。皆是至心之所现起。如镜现像不离于镜无体可得。问前五有为名体俱假。可同前法无体如影。真如有为。名假体实。为诸法性。何言无体如影象耶。答此宗所说真如犹是对妄而立。既因对待还成妄法。以下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又云。有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圆觉云。圆觉流出统统清净真如菩提涅槃等。由是五位诸法唯心所现。皆同影象也 二显真示妄斥其倒情二。一就法辨释迷情五。一标指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以为本元心肠。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佛以言音诠此真性。今我领解复是缘心。所悟真性。能悟缘心。还同如来前所责言。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别离。有何别耶。由是未敢以为心肠。心有能生可依止义。喻之地也。言圆音者。以佛一一说话。遍穷生界。而其音韵常不混乱。如起信疏解 二如来约喻显释二。一指定其非

离诸法缘无别离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至心如主。妄图如客。客有来去。主无挪动。若离法缘无别离性。显汝心性随尘各还。是则为客。云何名主 二示见性无还二。一阿难承前叙难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倒置者。名字那边。号为倒置 随者犹任从也。任汝心中谛打量看。佛如果倒。汝名佛身那边是倒。汝如果倒。汝名本身那边名倒。此则令其识倒置处也。名(去声)字犹詺目也。前人于此作泯相解。遂令下经正辨倒置血脉不贯。便成孤起。既绝正倒。如来何故却说倒置。学者请详。无见荣古 二叙其罔知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倒置 若以此验之。则知汝身与如来身比并类例显发彰明。佛身是正。汝身应倒。亦可。若以佛之见手类显佛身。明知佛身名正遍知。若以汝之见手比并汝身。明知汝身号性倒置。汝胡非是倒置行事。正遍知者。离倒名正。穷尽法界名遍知。凡夫二乘无此号者。皆倒置故 二征其倒处二。一征倒地点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稳定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存亡 克指常性也。生灭但迁有为。有为不受存亡。若知稳定即见无生

此见虽非妙夺目心。如第仲春非是月影。汝应聆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此之明元非本真性。其犹捏目所见之月。本无统统。非月影者非水中之影也。水中月影从真月降。可喻妙应感而遂通。捏目所观全部虚妄。从病眼熟。堪喻妄见本不成得。只就此见权示无还也 二约境可还以明辨二。一明境有还二。一列八境

汝亦如是 以法合喻如上所辨一客去主留责滞缘想二。一约法喻顺推有体三。一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