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7章 (47)[第2页/共3页]

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天国苦因。成安乐国 灭罪胜也。重罪之人。一念弘经。其力能翻极重苦报。成极乐报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 此告语不虚。令坚信佛所说实在也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图成 此五便是众生所受报法。故通名受。亦曰五取蕴。众生取此为自体故 二答边沿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产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憬悟 显行相也。初二句标。行阴迁流。微细难觉。故云不住密移也。甲长下释。前三句释不住。后一句显密移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统统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扶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人缘得福多不 此文校量。文虽未几。意已周尽。七宝财之胜也。满空。多之胜也。微尘诸佛。福田胜也。承事扶养无虚度者。心之胜也。又虚空珍宝。泛博心。奉上诸佛承事扶养。第一心。心无虚度。长时心。如是布旋表情俱胜。所获福德其大矣哉 二答胜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各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呼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驰念动摇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图 初二句标。念虑即想。身心驱役皆想所为也。身非下释。初三句反质。若非想类。何故随念。各种下五句正显。凡取前境。先须想像后身随之。想如果实何必形取。形若非想自不能行。二既相须。难道虚妄。故云与念呼应。寤寐虽异皆是想为。寐既成梦。梦非有实。应知寤想岂是实耶。则汝下结。是知。当今想像念虑。正由妄情动摇故尔。岂不是妄。融色质。通心念。变境像。成梦寐。故云融通妄图 四行

此五阴元。堆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答前为顿消弭为次第尽也。生起则从细至粗。从内感外。统统诸法唯识变故。故云生因识有除断则先粗后细。从外向内。如浣衣磨镜粗垢先落。然生起时。实非前后。一念顿变。以约粗细作此说耳圆顿观法。断亦非次。功行成时天然尔也

唯触及离。是受边沿 触有违顺。即成苦乐二受。离无违顺。但一舍受也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

以此少分赞经力  施他流演无穷尽

唯记与忘。是想边沿 影象。忘失。取像攀登。俱为想阴之分齐耳

得福超出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比方所不能及 得福胜也。前之施福已自难量。今此复超千万亿倍。喻所不及。何奇之若此乎。问极重罪人极少时分为人演说。未足可称。何故灭业得福如此殊胜耶。答此有多义。故得胜报。一所弘之经。是佛极谈。教理行果皆不思议故。谓显如来藏心法法皆是。有情无情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此理不思议也。佛顶心咒。因人果人。皆依此法。灭恶生善。入理化他。防邪护正。停止弥速能成菩提。此教不思议也。圆通行门。二十五圣。观音为最。此行不思议也。六十圣位。第三渐次便证无生。复说干慧能超因位。直入果海。此果不思议也。二季世多障。能于此时弘此极谈。信解真正。实罕见故。三施福唯得存亡之报。仍但自利。弘经法利能至无漏。能令闻者信解无谬。展转利乐无穷尽故。由是一念虽少。其利博哉。是故能胜前宝施福 二持者得果显聪明门

大佛顶首楞严义疏注经后跋

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履积年事忆忘俱无。于后俄然覆睹前异。影象宛然曾不丢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正显虚妄也。初二句反标。若此湛明是实在性。分歧容受虚妄风俗。风俗即种子也。何因下九句顺释。忆忘俱无者。初如有忆则有忘时。元既无忆。故不说忘。覆睹者再见也。再见既无所遗。此则容受妄习。故知虚妄非真湛明。则此下结示也。受熏持种。建议现行。流注生灭不成计矣 二重显微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