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第4页/共4页]
二料拣诸圣四。一依尘显悟门六。一色境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天下。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天下初起。顽空先现。从妄图生。故云迷妄有也。以下文云。乃至虚空皆是妄图之所生起。依空立天下者。天下之体便是四轮。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天下等。妄图固结成外国土。妄心知觉成内众生。依正既彰。总名天下 二贴喻释成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因而获圆通 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图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性是质碍。不能明彻。如何故此不明彻法而取圆通 二声境
长水沙门子璇集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安闲。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绩菩提。斯为第一 圆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谓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实在。系缘法界。一念法界。故云缘心安闲。此即一经所宗首楞严定。文殊所赞。得真圆通。诸佛交光。同庆此说。后学至此幸冀留意。无谓聊尔也 二叙叹得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各种扶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命得长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圆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证。得以珍宝上施诸佛下及众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无不随愿。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复次总上诸文对三观者。由泯相澄神观故寂灭现前。由起幻消尘观故获二殊胜。由绝待灵心观故四不思议。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观也。详文可见 三总结释成二。一结答所问
四者断灭妄图。心无殛毙。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妄图生灭。能杀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断绝。真性无伤。故入鬼国鬼不能害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耳根圆通五根总摄。称可诸佛。说证皆同。及大菩萨阿罗汉者。即前二十五圣说圆通人。印说皆是不过圆通。故放宝光流灌其顶。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号圆通。彼我同畅。智周万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网圆张大教也 二大众蒙益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觉知。今复本闻知见归湛。湛性圆遍无尘可得。尘火既歇何物能烧。故令众生大火不坏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开。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此叙德本也。闻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绝待故。故云妙妙。非粗曰精离相曰遗。一根既返六根咸脱。故不分开成一宝觉。以下所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