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第3页/共4页]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我于向晦宴然安眠在于静室。平静之室洗心之处。故名清斋。静室闻香是有为相。即所观境也 二正察看二。一观行
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由斯察看。尘触既尽。妙触现前。得无生忍。名佛子住。以善能保护令妄不起令觉不动。名跋陀婆罗 三结酬所问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畴昔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齝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肠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 亦云笈房钵底。此云牛齝。牛凡不食亦事虚哨。此人丁相如牛之哨也。大论出缘与经有异。教观舌根尝味入道。当得心肠一味法门。了味之知今后永灭。故云灭心入三摩地 二正陈悟旨二。一叙观行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顷刻。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初观息风念念生灭。微细穷尽。生灭无从。息风既空心亡别离。豁然大悟统统无碍。此则岂唯对治狼藉。亦乃见息实相矣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旋妄根尘。归实在相。心肠法门一时开显。此为第一 四毕陵伽婆蹉三。一叙悟起因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削发。常乐就寝。如来诃我为牲口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 或阿泥楼豆。成阿[少/兔]楼驮。皆梵音小转。此云无灭。或云快意。是佛堂弟。白饭之子。多乐就寝。如来诃云。咄咄胡为寐蛳螺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故云诃牲口类。常言半头天眼。今云金刚三昧。此显实证。与昔分歧。当以意得 二正陈悟旨
世尊。我用心闻别离众生统统知见 心闻即耳识发明也。从于耳识得真圆通。入法界理。生灭识灭寂灭现前。境智相冥一体无二。还于心闻起用。别离众生知见。可发明者即现其身 二约机广释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如文 二优波尼沙陀三。一值佛显悟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 木空炊火。以理推穷非香生处。既来无因。去复何往。以何为香而馨我鼻。此别察看香无生也 二观益
蒙佛如来印我伯仲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发觉明悟由了药味。故印此人药王药上。登成也 三结酬所问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从于眼识发显智光。智光极处即佛知见。即三智五眼一时具足。故名为极 二普贤菩萨三。一事佛发行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人缘。悟心无边 迦叶兄弟即三迦叶也。宣说人缘即三谛法。因说生解悟真空理得初果证。即慧眼也。余处即说遇马胜者。或同时所遇。非独一人。经互举耳。既闻人缘人缘即空。即获慧目睹真谛理 二获佛眼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量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天下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堪任补处。绍继佛种令不竭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属。未详缘起。叙昔为医能疗众疾尝药知味别离性用对治不差。昔既妙辩味尘。今亦是以发悟 二获现悟二。一正陈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