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4章 (14)[第2页/共4页]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随计牒破

又汝识心。与诸考虑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此下同异俱非破也。此总问同异。识心第八也。考虑第七也。了别第六也。七八二识俱第六根。亦同名意。故此双问二俱有过

舌味和合。即因而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 破共生也。既从合生。自性属谁而名界耶三结示虚妄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知名。云何立界 破浮尘也。初句牒。次二句破。若取双爪。此乃身摄非属鼻根。设有所知。但名知触不名知香。名身下二句结非香鼻。鼻尚下指无界义。此下破胜义根

中不复立。表里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双牒反质也。三位俱空。识从何立 三结示虚妄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此下依理推破。此二句根境相即也。今汝若许触能生识。触则有知与身何异。应可身亦名触触亦名身。俱有知故。应立量云。汝之身根定触所摄。以有知故。如所执触。汝所执触定身根摄。以有知故。如汝身根。斯则触既生识。遂令相即也

表里不成。中云何立 例破识体也。触立则根立。内无则外无。根境不存。识何为相耶

识已被闻。谁知闻识 成所无能破也。能了之识已作句闻之境。谁为能知知此闻识

又统统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 如前五味各生一物。识必境生亦应多体。即识从于味。识即成多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人缘。统统人间各种窜改。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叙昔闻也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俱闻二体破也。鼻若生香。必不闻臭。必若生臭应不闻香。今既俱闻鼻须有二。二鼻若立两体还成。正为何体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稳定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地点 此随变稳定非界破。初二句随变无看破。色若变时识亦随变。名谁为识。稳定下四句稳定无知破。若不随变识则常在。元从色生。分歧知空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二随计牒破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混乱。云何成界 破共生也。若根境合生中界者。此识中界知不知别。故云中离。若成别者。此识中界一半合根一半合境。故云两合。两合若成。有混乱过。知与不知同一界故。界义应非。或离者开义。或犹无也 三结示虚妄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互即双亡破也。若汝不准鼻有二者。则香臭混然都无有别。以从一鼻之所流故。若无香臭。说何为着名生识界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二随计牒破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此色空相倾无看破也。月朔句牒。空无下四句立理正破。既从色生。空现色亡。识应随灭。谁了虚空。若色下五句据理质破也。色若迁变。汝能了变。识元不迁。既无色相。从何界立

以空为知。空则身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本日阿难应无地点 破空是知。初三句根无知觉破。如是下二句空便是身破。汝身下三句结无本体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