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史书三国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02章,汉朝末路(2)[第2页/共2页]

许芝又道,“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孝经》中黄谶云:‘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聪明。四百以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承平,居八甲;共礼乐,正万民,嘉乐家和杂。如此,魏王的名讳已见图谶(日载东,绝火光,指的就是‘曹’字;不横一,指的就是‘丕’字)。又《易运期》谶云:‘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午’就是‘许’字。‘两日’就是‘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对应谶语的明证。又云:‘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臣闻帝王者,五行之精华,易姓之符兆,代兴之机会,鼎祚以七百二十年为一轨。有德者可超越此数,达到八百年,无德则减到四百年。是以周朝享国八百六十七年,夏朝享国四百数十年。汉用农历,立国至今四百二十六载。高祖虽受命于乙未年,但汉兴的征象始于获麟。自从获麟以来已七百余年,天之历数已尽。”

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此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献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献帝又哭道,“虽如此,我当与皇后商讨后再定。”

公元220年十月,太史丞许芝、太尉贾诩、相国华歆、侍中陈群、尚书令阶桓等几十位魏国重臣来到许昌,拜见献帝。

曹节大惊,好言劝了献帝几句后气冲冲地来到朝堂,对众文武道,“我父王功盖华宇都没有这非分之想,他曹丕才做了几天魏王就要辄思篡汉,都是你们这些乱贼企图繁华共造逆谋!”说罢哭着返回后宫。曹洪、曹休前去讨要印玺,曹节就是不给,贾诩、陈群又进讨要,曹节哭着将印绶扔在地上道,“上天不会保佑他的!”

宣读已毕,魏王曹丕即受群臣八拜大礼,曹丕朗声宣曰:“朕秉承天意,秉承大统,改元黄初,国号大魏,定都洛阳。”

献帝来到后宫,见着曹皇后又哭起来,曹节问道,“皇上因何泣哭?”

献帝哭道,“自高祖立汉至今四百余年,汉之江山如在我手上殒毁我怎能对的住列祖列宗呢?”

张音与众文武返回许昌,献帝又难堪了。献帝明知这是曹丕在秀,可又无计可施,便问众臣,“魏王又回表推让,如何是好?”贾诩又道,“陛下可筑一高台,会聚群臣,召外番王使,择谷旦登台受禅,魏王定受。”

献帝让陈群写禅位圣旨,曹洪印上玉玺,又将印玺还与献帝。献帝令陈群执节,到邺城宣读圣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