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汉朝末路(2)[第1页/共2页]
献帝恭请曹丕登台,随后而上,献帝捧玉玺授曹丕,曹丕接管。高庙使张音执节宣诏,台下众文武聆神跪听,张音宣曰:
群臣山呼万岁。曹丕传旨,大赦天下。谥父曹操为太祖武天子。
献帝来到后宫,见着曹皇后又哭起来,曹节问道,“皇上因何泣哭?”
曹洪、曹休上前几步拔剑瞋目道,“现天下你没有一寸一尺的地盘、而大臣们也没有一个是服从于你的,你统统的统统都是先王给的,若不是先王,你早成孤魂野鬼了,另有甚么机遇在这皇宫内吃苦浮化?皇被骗作立断,不然迟则生变!”
献帝道,“你兄曹丕要我禅皇位于他。”
因而献帝又桓阶草诏,派高庙使张音执节去邺城,奉玉玺到魏王宫,曹丕接诏目览,诏曰:魏王上书辞表,实为谦逊忠义。然大汉气数已尽,朕有力秉承。之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曹丕还是推让,司马懿道,“王上既然不肯接管,你们可回报皇上,再作筹算。”因而曹丕让王郎作表,自称德薄,难以受任。众大臣又来到许昌,献帝看罢曹丕辞表有些难堪,道,“魏王不受,这如何是好?”华款道,“陛下可再下一诏,以表诚意。”
献帝让陈群写禅位圣旨,曹洪印上玉玺,又将印玺还与献帝。献帝令陈群执节,到邺城宣读圣旨。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几百余员,又请得番王使者前来插手,御林虎贲禁几万人聚于台下,刀枪剑戟寒光闪动。
献帝已有好多年不见有这么多臣工来拜见本身,本日忽见有这么多文臣武将前来他倒显得非常宽裕而有些惊骇。自从曹操立魏国后,曹操将朝庭内的大臣都迁到了邺城,当然,这些大臣多数是曹操一手种植起来的,也无可非议,献帝自当时就被架空了,名义上是天子,可再没有朝会之事了。
献帝忙道,“好好,众卿稍候,我去取印绶来。”
“爱卿有何事要奏?”
华歆奏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说完,扶献帝刘协跪于坛下听旨。丕降旨封刘协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本日便行。
曹节大惊,好言劝了献帝几句后气冲冲地来到朝堂,对众文武道,“我父王功盖华宇都没有这非分之想,他曹丕才做了几天魏王就要辄思篡汉,都是你们这些乱贼企图繁华共造逆谋!”说罢哭着返回后宫。曹洪、曹休前去讨要印玺,曹节就是不给,贾诩、陈群又进讨要,曹节哭着将印绶扔在地上道,“上天不会保佑他的!”
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此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宣读已毕,魏王曹丕即受群臣八拜大礼,曹丕朗声宣曰:“朕秉承天意,秉承大统,改元黄初,国号大魏,定都洛阳。”
献帝从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于繁阳,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