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听风居定计擒贼[第1页/共4页]
“此话不然,列慧子云:‘淘尽黄沙始见金,峥嵘光阴始见人。’看人,必得全面才下得结论。此人婚配否?”
这老虎台乃是这清竹岭上阵势最险恶之处。在清竹岭最西端,崛起一石台,上方有一倾地之广,西,北,东,皆是万丈深渊,峭壁之上尽是那坚毅顽石。那朱子春当时建堡之时,西边开得一条山路,蜿蜒盘曲,又修得木栅,方可行人,但上不得那车辆东西。在峭壁之上,筑矮墙垛口,与那峭壁浑然一体,矮墙留一小城门,仅能通过一车之距。城门两侧又修得两座悬空敌楼,保卫城门山道。此处派二三十人死守便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东边虽是有好路可走,但亦有栈道,若拆之,便是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上来。
“白叔叔,用不得这多人庇护我便也能擒住他这小贼,只是爹爹用了麻翻药。这药若调不好,可要了人家性命,听这石锁也不是穷凶极恶之人,必不要坏了那厮。”
“为父办事,又有那丁子义医官互助配药,你尽可放心则个。”
三人进得那“听风居”,白十三引陆景在前厅坐下。陆婷则四周游逛。
“可有那西坡舆图?”陆景道。
又一听客道:听君所说,实有事理,倒是那陆家父女宅心仁厚。但那婷儿小小年纪,为救世人好处,却去做那男女不堪之活动,虽出于公心,但也让人可惜。我说听客,你却又错了。这男女活动又为何意?那陆婷只是对石锁施计,到不成又将那厮引上床乎?有何活动?想是你那“仁家”流毒至深,妻要从夫,臣要从君所为。大要忠义,实则不懂人道也。自这六合之鼻祖达龙开天辟地以后,贡拉汗女神造人,诸生划一,共享这天下万物,山川、平原、气味、水源、猎物蔬果,树木矿产,哪个不是天下人共有之物,及至东齐,这智聪子发明“仁家”之理,是为奉告天下之人,要有次序,服从安排,因而产生“从”,本意也是适应天意也,小我力量不如那聚集力量之大,聚集以后,方可合作明白、服从批示方做得大事。此乃群策群力之真谛也。后代“仁家”学者淡化其本意,却夸大其“从”,乃是逢迎统治之人,愚忠其民也。这“治家”夸大个别,小我要想庄严保存于世,需求真知实干,依不得别人,男女均需如此。以是“夫”亦节制不得“妻”也。这听客用那“仁家”之法去推断“治家”之民气,是为笑耳。
陆景听得这些动静,考虑一番,心中已定下破敌之策,微微一笑。
白十三看看那图,点头道:“徒弟您看,图上这小径,南边尽是那峭壁,阵势过分凶恶,而北面有一片树林,实是一道山谷,内部凹凸错落,行走艰巨,车马没法通过。虽有一起,不知是那野兽踩踏而成,还是先人所斥地。传闻这制图之人亦只是在南面绝壁之上方看得此路才在图上标出,并无实地考查,不知切当环境,虽是有人说过,查阅苍南县县志,此谷中有一村庄,名唤‘神林村’。但数十年前不知因何启事,火食早已消逝殆尽。此处人迹罕至,猛兽成群。听在那峭壁之上采药之过夜之人提及,偶然半夜会呈现莫名嚎叫,那声音听得惨绝人寰恐入骨髓,偶然亦见得身披黑毛之怪兽,人形兽头,两足飞奔,跨山林溪涧如履高山。传说此兽力大非常,嗜血如命。山民称其为‘野人’,以是此地就名曰:‘野人谷’。若寨民今后处入向南入那钻天林、屠龙岗,寻得这小径便很多费光阴,还要过这‘野人谷’,与那猛兽、野人相遇。即便过得这虎狼之地,前面又一道峭壁挡住来路,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