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肖辰忠因梦得名[第2页/共5页]
那懦夫道:“母亲大人,孩儿想煞您了!我便是您的儿子。肖猛,肖辰忠是也。”
薛华笑道:“这个公子倒不消担忧,我这徒弟,收门徒之法,却与别人分歧,他收门徒,讲究一个‘缘’字。”
这天上午,已过秋收,肖龙派肖猛到边屯之地,帮手军需官们运解粮食,那大部粮食已然入库,这里是碾豆扬场合遗漏之粮,止派得少数军汉捡拾。虽是春季,但气候亦是高兴枯燥闷热,活计少倾便已干完,边军官兵在前面树林乘凉。肖猛亦来至树阴之下练剑,刀光剑影当中,想起本身已长大成人,本领却未几,荒废光阴,何时能学得栋梁之才,便不由得叹起气来。
肖猛听罢,道:“这个陆景,我倒也有所耳闻,特别其祖父陆衍,我外公却还熟谙,常对我提及京畿保卫战之事,以为陆衍有挽救万民于水火之力。想必那陆景也是能人,但我一知名小辈,去寻得名报酬师,有些冒昧。不知是否可收我这个门徒。”
肖猛道:“这倒正合我意,我想做那栋梁之才,便是感觉这天下浑沌,少了这些许豪杰当道,让那小人失势才致于此。”
“何为大豪杰?”
“你这徒弟,乃是用其平生去寻求世上之真谛之人?”
“精熟‘治学’之法,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武功军器,兵戈机谋、机巧之术、精算神通、洞悉人伦之人,乃顶天登时之豪杰,其学问可挽救天下,此类人物方可教你成得那栋梁之才。”
究竟薛华如何写信帮他,且听下章分化。
肖龙道:“娘子辛苦了,临蓐之时我还在为公事繁忙,忸捏之极。”
肖陈氏道:“相公那边话,奴家自知你忙,也不好讨扰。现在顺利产下一儿郎,便是我的福分。”
薛华哈哈大笑,道:“我哪有此感悟,此乃‘治学’之理。”
“但公子可曾想得,那朝廷为何不敢教人学习‘治学’,如果端的是险恶之书,摆与公堂,让他与‘仁学’同堂公论,天然比得高低。越是讳饰埋没,反倒越是不敢与之比较,为何不敢?乃是‘治学’比起那‘仁学’,以天下公众为重,重民而轻君,侵害了权贵好处,自是不敢广开民智,只为持续剥削,保存权贵之私利也。乃不知民若笨拙贫苦,天下危矣,其权位亦不得保。”
“你那徒弟倒是何人?”
“他每收一徒,先不教习,但看此人是否有那豪杰之气,气度开阔,志向高远,心胸公道之人。如果奸损小人,找个借口便遭免除。人若还算得朴重只是求个技术,以便安身,便教一技之长,也不往深处去。如果端的与他豪杰所想不异,不被这身外之事所打搅埋头寻求那世上之真谛之人,必倾囊而授。”
“公子所言差矣!你小小年纪,便获文武举人,已是栋梁之才,怎说得本身不成气候。”
“我这徒弟,姓陆,名景,字不平。原在京畿‘神武火器营’任军需官,出身王谢,其祖父乃是历宗时挽救都城之急的陆衍,后其父陆云担当护国公。仁宗以后,家道式微,又获咎当朝权臣毕成,被贬至南吴之地任张水县令,业已多年,以一已之力创得张水县县强民富,为官廉洁,被称做‘陆彼苍’。前段听那南边来京之老乡提及,现已职官,往西剑山隐居。倒是正偶然候收得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