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时空走私1859》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第2页/共6页]

从19世纪50年代今后,其停业演变成汇兑和垫借公款为主,对浅显贩子和百姓的汇兑已不屑一顾,乃至规定500两以下概不办理汇兑,他们通过汇兑公款手中常常川流大量资金,加上公款不计利钱,从而获得了很大好处。

关于存款,又分来往存款及按期存款二种,前者系商家浮存,随市道之疲快,临时定日利,但存款利率较市道利率略小;后者则有按期一年者,亦有按期1、2、3、4、5、六月者,存户如在存款未到期提取利钱,须立一借券。

德馨堂银2000两月息8厘

5、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

郁丰号银500两月息7厘

川汉铁路股款储存有310万银两,此中106万两股款交由山西三晋源、协同庆、天成亨、蔚长厚、蔚丰富、新泰厚等票号收存,表白山西票号与商办铁路之间存在着融通资金的干系。山西票号还为近代企业收存股款、代招股金。光绪三十年(1904)大德通票号曾在开封、上海、汉口、北京等地为河南均窑磁业公司代招股金。光绪三十二年(1906)日升昌等票号曾为河南广益纺纱公司代为收储股金。

2、迟票。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预算递加。

另:山西票号的停业内容与范围:

7、汇兑河工经费。清朝河工经费数额很大,由山西票号卖力汇兑,使山西票号又大获其利。如同治十二年(1873)广东的河工经费一万两交山西票号协成乾、蔚长厚、志成信汇兑。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三次汇解银219000两,交山西票号商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解赴天津支应局转解河南河工利用。

光绪三十年(1904)清当局规定公款发商生息体例后,利率年息不过4厘到5厘,票号占用公款仍然好处很大。

如同治三年(1864),粤海关因关税征收无几,不敷凑拨,向山西票号协成乾借银五万两汇兑,向志成信票号借银五万余两,由税收项下提拨归偿。光绪三十年(1904)两广总督岑春煊奏:先应解银228135两,已由山西票商照数借定,由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至京。同治时,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筹解军饷,广东在厘金项下筹银六万两,向山西票商借六万两。光绪三年(1877),广东解京第四批京饷,向山西票商志成信、协成乾、谦吉升、元丰玖等借报166000两。光绪五年(1879)广东应解第三批京饷,向山西票商志成信、协成乾、元丰玖借银242000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西师旅饥荒,急需军饷,而广西库空如洗,广东筹拨有限,又向山西票商挪借银12万两协济。光绪十八年(1892),广东向日升昌、蔚泰厚、蔚长厚、新泰厚票号借银二万两,作为第二批起解承平关常税并由该票号汇京。光绪二十七年(1901)新定赔款,四川每年派银220万两,匀作12次每月分摊,至二十九年(1903)前已向山西票商借银30万两,刻下解期又迫,复向山西票商借银186345两,发交山西票商协同庆汇兑,于年底汇江海关,作为川省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还款。光绪十五年(1889)江苏淮安关曾向山西三晋源票号借银一万两,托付内运。同治十二年(1873),晋省因库储久空,曾向平遥等县40余家票号借银21万两。光绪十三年(1887)湖南向山西票号天成亨、协同庆预措协饷银48000两。光绪十三年(1887)甘军由京返甘路经平遥借票号银三万两。光绪三十年(1904)奉天官盐局向山西票商合盛元借银20万两周转。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