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第1页/共6页]
钱庄与钱庄的分歧:
7、汇兑河工经费。清朝河工经费数额很大,由山西票号卖力汇兑,使山西票号又大获其利。如同治十二年(1873)广东的河工经费一万两交山西票号协成乾、蔚长厚、志成信汇兑。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三次汇解银219000两,交山西票号商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解赴天津支应局转解河南河工利用。
2、对近代工交业发放存款。到19世纪80年代前期,山西票号除对钱庄停止贸易放款外,也开端了对近代工交业发放存款。固然其数量不大,但无疑是有主动意义的。
山西票号的停业活动详细来讲包含以下十一个方面:
――――――――――――――――――――――――――――――
3、汇兑京银。咸丰时,承平军和清军进入了决斗阶段。八年(1858)承平军摧毁了江北大营,十年(1860)再破江南大营,乘胜占据姑苏,两军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苦战,长江以北,又有捻军活泼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在这类环境下,各省、关已没法按旧例向北京解送京饷。如咸丰十一年(1861)各省应解京响700万两,实际只解送到100万两。清当局不得已,于同治元年(1862)十仲春准户部奏折,令各省督抚将京饷觅殷实票号设法汇兑。同治二年(1863),湖南将京饷银五万两交在省会由山西贩子创办的蔚泰厚、新泰厚票号汇兑。是年,四川的四万两工程银,因“陕省贼匪猖獗”,交山西贩子创办的元丰玖票号汇兑。是年六月,湖北省将江汉关收洋税项下筹动银三万两,“因直隶门路梗阻,仍由汉镇蔚泰厚票号兑付”。是年八月,又将地丁、盐课、土税、关税等款计十余万银两,“在汉镇蔚泰厚、元丰玖等票号内别离汇兑”。
4、汇兑海防经费。同、光时,清当局洋务派策动的洋务活动,全面展开,并筹划海防,采办兵舰。海防经费多赖各省协济,并经山西票号汇兑。江西在光绪元年(1875)将厘金项下提出五万两,作为奉拨海防经费交在南昌的谦吉升、三晋源票号汇兑天津。三年(1877),又从厘金项下动银一万两交三晋源票号汇付北洋,一万两交新泰厚票号汇福建。光绪十四年(1888),福州将军将所征洋药厘金项下汲引银12万两,交山西票商新泰厚等承领,解赴水兵衙门投纳。光绪十九年(1893),闽浙总督将征收土药税厘银6439两,交山西票商蔚长厚汇解水兵衙门。光绪十二年(1886),四川将银10万两交百川通、日升昌等九家票号承领,汇解水兵衙门交收。光绪十八年(1892),湖南收捐灾银19802两,交山西票号协同庆等号承领江解水兵衙门。光绪元年(1875),江西交谦吉升、三晋源票号各25000银两,汇付天津北洋海防直隶大臣李鸿章。光绪三年(1877),又将厘金项下一万两交三晋源汇付天津北洋直隶大臣李鸿章,又将银一万两交新泰厚汇付福建抚臣衙门。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向山西票号百川通借垫银五万两电汇北洋大臣衙门。
钱庄的性子是兑换,票号是汇兑;钱庄的停业范围只限于本地,不在外埠设分店,票号则分庄遍及天下各大商埠;票号的存款以官款为大宗,放款只借给钱庄、官吏及殷实商号,钱庄的存放款,则以普通商报酬工具;钱庄做贴现、兑换、买卖金银、互换票据等,票号均未兼及;票号交给官吏,发行纸币,钱在重视社会信誉,不发纸币。这是票号与钱庄相互分野、相互衔接的处所。票号集合精力运营各地的来往汇兑,把有关处所性子的停业,逐步让与钱庄。在一些处所,票号总号与票号分庄,拜托邻近殷实的钱庄为代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