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盛唐天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名妓曲词[第2页/共3页]

待场下致敬结束,李俶举盏微呷一口后,微微一笑:“金徽玉轸,鸾吟凤唱,郑大师的琵琶技艺的确到了入迷入化之境。霍王叔真是有福分。”场下一名中年男人捋须一笑,欣然应道:“广平王过奖了。比起平康里的薛、郑、颜三位都知,贱妾的技艺还难以望其项背……”

台榭上的牙板三声轻击,随后就是琵琶声起。能在这类场合操音者,自是琵琶妙手无疑。只见不远的台榭上,有道恍惚的才子倩影。她横抱琵琶,纤指轻拨,立时荡起无数颤音。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缕黄。

“唔——他便是嗣霍王李晖。”李昭道点点头道:“他是江都王李绪的孙子,担当高祖之子霍王李元轨的爵位,现在担负左千牛员外将军。这位郑净持便是他府内的歌舞伎。”

谢云非常惊奇。郭子仪现在固然申明未显,却也算是一方人物。能让他都如蚁附膻的女人,到底是有如何的仙颜才调?

说到“虞美人”,谢云便会想起南唐后主李煜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当前这首虞美人的意境,天然远不如李煜所作,也比不上后代很多名家宋词。但考虑到现在曲词才在起步阶段,故而这首词的程度实在也可算可贵的佳作了。

不出不测埠话,他便是将来霍小玉的生父。只是谢云一想到郑净持会被如许的男人所占有,表情总有一种“好菜都被猪拱了”的悲忿。

这时候的曲词,本来多风行于贩子间。只是因为当明天子李隆基雅好这类乐律法曲,以是曲词才渐跻于士大夫的歌筵舞席上,作为娱宾遣兴之资。

“曲好!词美!歌妙、人亦可贵。”李昭道击节笑道:“这位歌女唤作张红红。她本是乐府伶人,后被广平王纳为妾侍。因她有记乐谱的特长,宫中的人都称她为记曲娘子,她的歌喉在长安也可谓是一绝了。”

“东风吹绽海棠开。香麝满楼台。香和红艳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坠金钗。

谢云溪静下心来一听,只感觉豪情就如许一步一步被那乐声牵引,俄然沉浸此中,不能自拔。可见古典传统的音乐艺术自有它的魅力。

未几时,台阁正中素帐传来美好委宛的鼓乐之声,两排身着明光铠甲的威武军士列队而出,走动间因为金属甲片的碰撞而收回铿锵有力的声响。

只不过这类新体诗歌,尚未构成一种真正的文学情势。约莫到中唐期间,墨客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端写词,才把这一体裁引入了文坛。

“菩萨蛮……”谢云略微咀嚼,嘴角不由暴露一丝笑意:“这个词牌向来名作最多。只是这时候的字句格律,仿佛已经跟宋词辨别不大了。”

霍小玉是唐传奇里的人物,她本是霍王府庶女,后沦为艺妓,与王谢出身的新进士李益相爱。只不过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这李益倒是负心汉,在高就后遂与霍小玉断绝来往。后有黄衫豪客挟持李益到小玉家,霍小玉历数本身的不幸和对方的负心后,长恸数声而绝。后李益因小玉冤魂作怪,三娶皆不谐,毕生不得安宁。

谢云晓得唐朝青楼里的娼-妓普通可分红三等,品级是按接客的工具而论的。上等名妓以欢迎达官贵族、名流雅士为主;中等的则投向富商富商、中小官吏的度量;劣等的则不管行业身份,只要肯出钱,一概笑容相迎。而这上等内里,另有更上等的名妓,那就是所谓的“都知”了。

“郑净持?”谢云咂舌攒眉,暗忖道:“那不就是霍小玉的生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