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神秘莫测的悬案故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尧帝实行禅让制之疑[第5页/共5页]

尧是中国父系氏族社会前期.部落联盟魁首,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名贤君。姓伊祁氏,名放勋,号“陶唐”。“尧”是先人对他的谥称,风俗上称其为“唐尧”。

在传说中尧是为陈腐的中原大地作出庞大进献的人。传闻他命羲、和二氏用历数之法观察天象,制定历法,将一岁肯定为366天,并以置闰的体例校订四时,用以指导农业出产。别的,尧还知人善任,推举精通农作物莳植的“弃”作为“农师”,推行麻、菽等播种技术。另有,他初创“军事民主制”,凡是遇有对外作战、对内弹压仆从抵挡的大事,十足交给氏族大会会商。

至于《竹书编年》所讲的舜禹禅让故事,也难让人信赖。因为此书是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不准在盗掘魏襄王墓时发明的,当时多致坏朽脱误,后即散逸,有辑本十多种行世,卷数也不分歧,今本系宋今先人伪托,其可托程度,就要打扣头了。

先来看孟子的态度。一个名叫万章的人问他:“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答:“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又问:“但是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他进一步解释说,“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人,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引见《孟子・万章》)。孟子还说,尧归天以后,舜为了遁藏尧的儿子,跑到南河之南,天下诸侯仍然尊崇大舜为王,凡有朝觐、狱讼、歌颂之类的首要事情,都到舜的面前叨教汇报,而不睬睬尧的儿子。厥后舜又仿效尧的做法,荐禹于天,让他坐上了王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