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金谷园豆粥[第3页/共3页]
桓温略一思考,却问郝隆:“郝参军觉得陈操之守洛阳之策可行否?”
陈操之朝桓温一躬身,说道:“大司马,容我先问一事,不知那沈充之子沈劲沈世坚是否在洛阳?”
相对于北伐,桓温更重视江东,江左冲突重重,有很多错综庞大的事需求措置,而北伐只是桓温建立声望的手腕,实在是不肯与苻秦、慕容燕死拼而耗损本身气力的,陈操之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有些话他还是得说——
陈操之心道:“本来沈劲还未去洛阳,此人是将才,赴死可惜。”便道:“操之此前从未见过沈世坚,只是久闻沈世坚少有节操,有勇有谋,大司马不拘一格招纳人才,若因其是刑家后而阻其报国之心,岂不成惜!”
陈操之端坐不动,答道:“《太公六韬.龙韬.将威》云‘杀一人而全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一而惩众,赏一而劝众也,《商君书.去强》有云‘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必死’,子玉冶兵,万世之常法,子武功兵,非常法也。”
吴兴沈氏乃大族,田产万顷、家财数十万贯,沈充少习兵法,以雄豪着名,因参与王敦兵变,被诛,沈充子沈劲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志欲建功以雪家属之耻,然以刑家子不得仕进,司州刺史王胡之重其才,辟为幕僚——
陈操之答道:“冠军将军陈祐既云要退屯许昌,其无守志可知也,而沈劲以刑余以后,思欲报国雪家耻,必肯用命,又自募懦夫千人,只需大司马表奏朝廷消弭其不得入仕之监禁,授以军职,再拨五百军士充分之,命其北上助陈祐守洛阳,陈祐得沈劲为助,则守城之志坚矣,洛阳得以恪守,而后不管大司马西进关中、北伐慕容,皆得便当,大司马欲立不世之功,洛阳实不成失。”
郝隆一本端庄问陈操之三个困难,陈操之却问郝隆这个无关紧急的题目,可谓滑稽任诞,大有晋人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