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竹篁里[第2页/共3页]
牵马过浮桥时谢道韫忽道:“子重,那日你就在那株公孙树下吹曲,快四年了,那树几近没有长大。”
谢道韫道:“子重,我三叔父说我与人来往棱角毕露,要你不时提示我,本日我想再露一下棱角如何?”
陈操之走在前面觑空对谢道韫道:“英台兄莫怪,范兄性直,想必是看不惯你敷粉薰香。”
徐藻博士见到陈操之和祝英台,甚喜,他讲授十余载,陈操之、祝英台是他传授过的最彪炳的学子,徐博士得知陈、祝二人是去会稽复核土断,便道:“操之此次是要回钱唐看望的吧,我年底也要去钱唐,就在冯兰梦兄府上过年了,邈儿年前也会赶回钱唐。”
过了浮桥,那徐氏仆人指着前边一片竹林说道:“两位郎君,那就是范氏庄园。”
范汪、范宁父子重儒轻玄,对正始玄风深恶痛绝,服散、薰香、男人女态,更是正始玄风之流弊,范宁一贯朴重,喜怒形于色,既然鄙夷祝英台,也不虚与委蛇,对祝英台非常冷酷,对陈操之则甚是热忱,领着二人去见其父范汪。
陈操之与谢道韫上前见礼,范汪略事酬酢,便道:“贬黜之人,少有客至,今见两位幼年英才,范某心喜,操之精于围棋,范某急欲与操之手谈一局,请——”
陈操之嘿的一笑,这时已看到立在廊下的阿谁鬓发斑白的老者,脸孔模糊似范宁,很有风霜之色,目光通俗而锋利,有不怒自威之态,这应当就是曾把握徐、兖二州军政大权的范汪范玄平了。
范武子悔恨正始玄风,但又精研黄老之学,他要弘扬儒学,就必须对老庄玄学有通透的体味,如许才气驳斥老庄玄学,所谓知己知彼、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者也。
谢道韫含笑低声道:“子重是见甚么人说甚么话,谈儒论玄讲兵、吟诗作画烹茶,任选。”
入吴郡城,陈操之改乘牛车,制止被吴郡的妇人女郎、闲汉小童围观,与谢道韫、贾弼之径入郡署拜见太守朱显,用罢午餐,陈操之便与谢道韫一道去小镜湖畔、狮子山下拜访徐藻博士,路过真庆道院,方知院主黎道人已于八月间仙逝,陈操之不堪叹惋,年初他路过吴郡赴建康与黎道人相见时,黎道人还领着他到后山看茶花,他应黎道人之请画了一幅《道院山茶图》,没想到再回吴郡时,黎道人就已去世!
叙谈了一会,陈操之向徐博士探听范汪现居那边?徐博士笑道:“范汪兄前日还曾到这里与我论儒学,操之要去拜访他吗?”即命一仆人带路,带着陈操之去见范汪。
谢道韫笑而不语,内心想的是:“三年前那些送你香囊的女郎现在都已作别人妇了吧,光阴流转何其快也。”
听了这话,谢道韫蓦地想起她三叔母刘澹说的“生年不满百,喜好就要争”那惊世骇俗的言语,不由浅笑着摇了点头,谢道韫感觉三叔母并不体味她的感情,那么陈操之呢?陈操之体味她吗?
小镜湖波光还是、狮子山端坐如昔,陈操之的两个堂弟陈谟和陈谭就在这徐氏书院肄业,相见之下,自是欢乐不尽。
陈操之“嗯”了一声,问:“陆小娘子现在华亭是吧?”
徐、兖二州刺史范汪因北伐负约,被桓温表奏朝廷贬为庶人,便一向隐居在吴县泾河边竹篁里,陈操之与谢道韫另有冉盛三人在徐氏仆人带路沿泾河南岸逆流而行,经浮桥来到对岸——
陈操之道:“能够论儒经史传嘛,到会稽我们还要去拜见雅好经史、憎厌玄虚的虞常侍,会稽士人重儒轻玄,我们入乡要顺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