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心坎[第1页/共3页]
小婵在榻沿侧坐着,心跳加快,不敢看操之小郎君的眼睛了,听得小郎君说道:“小婵姐姐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吧,有些事我都忘了。”
陈操之恭敬道:“操之铭记。”等了一会,不见谢安先容谢沈其人,便问:“敢问安石公,那谢沈何许人也?”
临别时,谢玄道:“子重,会稽郡丞郎陆俶是陆始宗子,贺铸前日亦出发回会稽,你此去会稽复核土断绝非易事。”
魏思恩是会稽魏氏的家主,暮年曾任吴海内史,后一心奉佛,少问世事,陈操之有支道林举荐,能结识魏氏家主,劈面细谈土断,如许就比较轻易化解冲突。
十4、内心
小婵道:“但愿来德能在青枝临蓐前赶返来,小来德都要做爹爹了。”
“如许的夜晚,面对的又是毫不成厌的人,很轻易迷醉的吧?”陈操之如许想着,面前的小婵呼吸可闻,另有暖暖的体香让他感受有些躁热,能够抱住、推倒吗?好象有一道坎没跨畴昔,这道坎是甚么?品德?操守?对葳蕤的爱恋?还是仅仅是因为贫乏一个更好的契机?
谢安手里摩挲着一柄白玉快意,看着面前的侄女谢道韫与陈操之相敬如宾的模样,谢安唇边含着笑意,却又微微点头,他体味侄女的情意,也知陈操之非陆氏女不娶的决计,但不知为何,谢安仿佛并不在乎侄女谢道韫与陈操之在一起,对此次同赴会稽郡的安排也无贰言,这个东晋最有聪明的名流兼名臣究竟是何考虑,他到底是磨练陈操之呢还是磨练他侄女谢道韫?
陈操之看着东窗漏下的月光,下弦月的一缕月光在暗室里如此敞亮,象一片白帆,陈操之道:“我也很想陈家坞了,实在我倒情愿象六伯父、五兄那样做个农家翁。”
小婵定了定神,笑了笑,说道:“有一事,我每次与幼微娘子提及都要笑,我当时随幼微娘子初到陈家坞,才十二岁,小郎君六岁——如何说呢,小郎君当时有点呆呆的,嘻嘻,哪有现在这么聪明俊美——”
陈操之笑道:“这是歪曲,我从小就俊美,不然我娘何故叫我六丑,就怕上天妒忌,养不大嘛。”
此次二十名复核土断的使者同日离京,各奔东西,陈操之、谢道韫、谢玄、刘尚值、贾弼之能够同业一段路,陈操之还特地去东安寺拜访了支道林,他上月让来震给支道林送去了十斤葛仙茶,支道林派弟子支法寒前来报答,并请陈操之有暇再赴东安寺一晤。
来震呵呵而笑,世人都极是欢愉。
谢玄原觉得陈操之会去吴郡,没想到派去吴郡的是贾弼之,陈操之和他阿姊谢道韫要去会稽郡。
陈尚将家书和送给父母妻儿的礼品交给小婵,让小婵收好,带回陈家坞。
谢安道:“谢沈谢行思,曾任著作郎,博学多识,才学在虞预之右,英台知之甚悉,不须我多言,我已书一帖,你二人持我书帖去拜见谢行思便可。”
陈操之道:“军府正加建冶炼炉和大风箱,来德一时不能脱身,我已对军司马说定,腊月月朔让来德出发回钱唐,那两名陈氏私兵我也留在了姑孰,到时与来德作伴一起回陈家坞。”
陈操之握了握谢玄的手,点头道:“不须叮咛。”
谢安一笑,心道:“这二人还真是相互惜才啊,知己乎?”口里道:“虞预,字叔宁,乃鼎鼎大名的隐士虞喜之弟,虞预年过六十,升平三年以散骑常侍领著作郎致仕,雅好经史,憎厌玄虚,对阮籍裸袒、刘伶醉酒可谓深恶痛绝,汝二人在他面前切忌谈玄。”
谢安道:“操之和英台到会稽后要拜访三小我——谢沈、虞预和虞啸父,此三人,会稽郡名达也,操之若得他三人支撑,则易破解会稽土断之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