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重回罗浮山[第2页/共3页]
……
陈操之浅笑道:“就算不是因为嫂子的原因,我也不会和丁春秋计算,没有需求啊,我若逞一时之快,在全常侍面前曝其败行,对我无益,徒然树敌罢了。”
丁幼微含泪浅笑,俯身亲吻爱女,叮咛了小兄妹几句,又对陈操之道:“小郎,你年后就要赴吴郡接管州中正的考评,去之前先到嫂子这里来一下,嫂子有些东西送你。”
丁幼微歉然道:“操子,是嫂子让你受委曲了。”
陈操之原筹算过两天进城拜见冯兰梦冯叔父,感激他的关照,不料十一日傍晚来震从陈家坞赶来,说葛仙翁派荆奴返来来唤小郎君去道院,说有首要之事要交代。
丁幼微立在天井里,背后木楼灯火映照出来,勾画出她绰约高挑的剪影,阴暗中,眸光如星。
葛洪道:“多则三年,少则一年。”
陈操之浅笑道:“嫂子放宽解,谎言止于智者,我才十五岁,我无能甚么好事,太离谱的谎言没人会信,我孝敬母亲、恭敬嫂子、和睦幼侄、尊师重道,他们又能奈我何?”
与新书榜第三名相差无几,书友们助一票,冲上去。
葛洪正在书房写信,见陈操之这时赶来,喜道:“你再不来,老道就等不及了,正要留书与你道别——”
陈操之笑道:“那我可要让润儿绝望了,我的品比兄长小。”
陈咸上午获得县署衙役来报,要钱唐陈氏族善于本月十五日赴县衙,公议本县本年提拔出来的十名入品士子,钱唐陈氏陈操之暂列第六品。
说着,葛洪将案上写好的两封信交给陈操之,说道:“这是老道向吴郡太守陆纳保举你的信,另一封是写给吴郡国粹博士徐藻的,老道与徐藻之父徐澄之有旧,你可持老道之信去吴郡见徐博士,拜他为师,徐藻儒玄双通、学问丰赡,其妙解《庄子》,老道不如也,而最首要的是,徐藻精通洛阳正音,你是南人,不会洛阳腔,今后到了建康,会被王、谢这些北方士族讽刺,必须学习——另有,这道院里的藏书,除了老道所著的手稿及道经要带走以外,其他都留在这里,你随时能够来借阅,道院里有两个道人留守,老道已叮咛过他们……”
陈操之叔侄,另有小婵、青枝、来震、来德和冉盛,回到陈家坞已经是午后未时,陈操之向母亲问安,报知齐云山雅集之事,正说话时,曾玉环上楼来讲族长要见操之小郎君。
丁幼微甚觉欣喜,小郎慎重沉着,真不象是只要十五岁的少年啊,说道:“春秋我是晓得他的,性子轻浮,行事鲁莽,但不至于背后害人,他还是很傲岸的——操之你猜想是谁要谗谄你,是陈流吗?”
丁幼微心中冲动,第六品,那但是豪门庶族出身的士子所能获得的最高品,庆之十八岁被陆纳擢为第七品就已经颤动吴郡诸县,而操之现在才十五岁,来岁正式定品也才十六岁,九品官人法实施一百多年来,被评为六品的豪门后辈不在少数,但十六岁就列为第六品的绝对是前无前人。
葛洪道:“老道要回岭南一趟。”
————————————
陈操之道:“第六品。”
陈操之带着来德和冉盛赶到葛岭初阳台道院时,天已经黑下来,却见岭下停着一辆马车,车夫睡在车厢里,听到声音探出头来,是陌生面孔,之前没见过。
陈操之躬身道:“我记着了,嫂子多保重,来岁见。”
“哦?”丁幼微回过甚来,眼里闪着欣喜:“全常侍擢你为几品?”
陈母李氏欢乐道:“你四伯方才就来向我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