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重回罗浮山[第1页/共3页]
————————————
陈操之惊问:“葛师要去那里?”
陈操之黯然神伤,恻然道:“小子蒙葛师不弃,常侍摆布,多获教诲,迷恋葛师如父,一旦远行,情何能堪!”
陈操之叔侄,另有小婵、青枝、来震、来德和冉盛,回到陈家坞已经是午后未时,陈操之向母亲问安,报知齐云山雅集之事,正说话时,曾玉环上楼来讲族长要见操之小郎君。
葛洪道:“多则三年,少则一年。”
丁幼微心中冲动,第六品,那但是豪门庶族出身的士子所能获得的最高品,庆之十八岁被陆纳擢为第七品就已经颤动吴郡诸县,而操之现在才十五岁,来岁正式定品也才十六岁,九品官人法实施一百多年来,被评为六品的豪门后辈不在少数,但十六岁就列为第六品的绝对是前无前人。
祭祖以后,已经是申时初刻了,陈操之禀明母亲,要去宝石山拜见葛师,因为天气已经不早,夜里就在道院安息,明日赶返来,请母亲不要牵挂。
葛洪在岭南罗浮山隐居了二十余年,现在不知为了何事又要跋涉千里去岭南,葛洪不明说,陈操之天然不便细问,只是问:“葛师何日能归?”
在葛洪眼里,陈操之也如他的儿孙普通,今见陈操之真情透露,心下也甚是打动,安抚道:“操之,人生拜别,自古皆然,你不必太伤感,且听老道一言,你玄月九齐云山雅集立名,我已晓得,此乃你改命之始,但你要跻身高层清贵,可谓门路阻且长,操之其勉之!”
钱唐县统共十名入品者,八大士族各占一名,豪门只要两名,除陈操以外,另一名入品的豪门学子名叫刘尚值,列第九品,而那八名流族后辈最低的都是第六品,丁春秋列第五品,禇文彬第六品。
陈操之道:“很明白的,就是陈流、鲁主簿,另有他们背后的钱唐禇氏。”
陈操之说了齐云山雅集的颠末,丁幼微这才晓得另有人企图废弛操之的名声,丁春秋还踢翻了她为操之筹办的食盒——
丁幼微解忧为笑,用力点了一下头,说道:“操之说得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些小人迟早自食恶果。”
陈操之躬身道:“我记着了,嫂子多保重,来岁见。”
母子别离,天然是依依不舍,润儿道:“娘亲,来岁润儿和阿兄,另有丑叔再来看你,娘亲千万不要难过哦,我们每次来都给娘亲带最好的礼品。”
陈操之送了丁氏兄弟返来,问:“嫂子,宗之和润儿呢?”
丁幼微后怕道:“真的好险,这事你当时若措置不当,只怕一辈子都毁了,学玄的士族能够放纵,但学儒的寒族必须守礼,我怕他们还不会断念,还会辟谣诽谤你。”
说着,葛洪将案上写好的两封信交给陈操之,说道:“这是老道向吴郡太守陆纳保举你的信,另一封是写给吴郡国粹博士徐藻的,老道与徐藻之父徐澄之有旧,你可持老道之信去吴郡见徐博士,拜他为师,徐藻儒玄双通、学问丰赡,其妙解《庄子》,老道不如也,而最首要的是,徐藻精通洛阳正音,你是南人,不会洛阳腔,今后到了建康,会被王、谢这些北方士族讽刺,必须学习——另有,这道院里的藏书,除了老道所著的手稿及道经要带走以外,其他都留在这里,你随时能够来借阅,道院里有两个道人留守,老道已叮咛过他们……”
陈操之听着葛洪一一交代的言语,眼泪一颗颗滴在袍襟上。
葛师有召,陈操之不敢担搁,次日一早就拜别嫂子丁幼微,带着宗之、润儿回陈家坞,派来福去冯府代为拜谢冯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