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七、偏袒[第1页/共3页]

帘后的苏蕙不由替陈操之担忧,苏蕙也晓得江左士族后辈崇文厌武,论骑射陈操之应当是比不过这窦滔的,却听陈操之嘿然一笑,反问:“窦公子若与贵国王尚书比试骑射,胜之则由你任尚书仆射,可乎?”

待见得窦滔为沈赤黔言语所激,俄然发怒撞翻几案,苏蕙吃惊低呼,从速退后数步,离竹帘远些,一颗心“怦怦”乱跳,听得窦滔大声道:“江左重人物,哼,只怕是重容止吧,陈使君是否有才,鄙人想领教领教?”

钱唐陈氏结合范阳卢氏等六姓由庶族而入士籍,此事鼓吹极广,苏道质父子天然也曾听闻,现在听陈操之所言,均觉虽为庶族,但未始没有入士晋升的机遇,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一齐点头,盘算主张留在平舆,苏道质道:“窦郎君不必多言,我苏氏离开端平十五年,故园定然是脸孔全非,今在平舆安身立命,不想再劳累远迁。”看了陈操之一眼,又道:“陈使君仁人雅士,想必也不会见怪于窦郎君,窦郎君明日便回关中去吧。”

窦滔一窘,陈操之这话较着是表示他窦滔不配与其比试,正待反唇相讥,不料一个洪钟般的大嗓门蓦地喝道:“比试骑射?我与你比!”

窦滔见苏道质神采凝重,心知其被陈操之说的胡汉仇隙所惊吓,不敢回归氐秦了,但窦滔能受命前来游说,当然是很有才辩的,岂甘就如许失利,当下朗声道:“陈使君所言只是苏氏宗部迁回关中之弊,未言留在平舆有何利,并且这所谓之弊也只是陈使君想当然之语,王尚书春秋鼎盛、身强体健,必能帮手圣主得成大业,古人虽多夭寿,但寿享高寿者也在所多有,远者刘玄德年四十九犹请诸葛孔明出草庐助其争霸天下,近者谢安石年过四旬始出东山,王尚书比谢安石幼年,岂不恰是大有可为之时!”

窦滔道:“我秦国良家后辈,诗书骑射不偏废,当今天下非是承平时,以是鄙人想向陈使君就教骑射。”

惊呼的恰是苏氏小娘子苏蕙,她从帘后窥视陈操之与窦滔辩论,那窦滔面貌也算是英挺不俗,但因为有了陈操之,立见失容,昔日骠骑将军王济,俊爽有风韵,但每次见到他外甥卫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窦滔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与陈操之同席,苏蕙对这两人都是初见,但目光只在窦滔脸上一掠而过,就专注在陈操之脸上移不开了,陈操之温润特秀的风韵、文雅睿智的辞吐让苏蕙目炫神迷,内心不由得深深一叹:“世上竟有如许的男人,难怪那三吴门阀女郎会非他不嫁,不幸我苏若兰僻居小县,何曾见过如许的人物!”

窦滔还在对着那方织锦左看右看、无从动手,陈操之就已经将写出的十五首诗命小僮呈给苏道质,苏道质仓促一览,奖饰陈操之的书法,即命小婢将此诗笺送去给若兰小娘子观览。

这个窦滔前面说王猛如何兴儒学重教诲也就罢了,前面俄然来一句秦国必兴、晋国将衰的断语,陈操之墨眉一皱,冷冷道:“窦公子也莫忘了扶风窦氏乃夏帝少康后嗣,晋承汉魏正朔,乃是天朝正统,汝真觉得氐秦之国汉人能与氐人划一?氐人远少于汉人,立国之初当然要拉拢汉报酬其所用,鲜卑慕容氏不也是极力拉拢中原的崔氏、韦氏、裴氏、卢氏这些大族吗?晋据江东,不管氐秦、鲜卑对汉人都不会过分刻薄,若晋亡,氐人、鲜卑人无所顾忌,汉报酬次等百姓、为胡人奴役必矣,《春秋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诗礼传承千年,九州之地汉人居多,汉人立国率领蛮夷是为适应天道,蛮夷祸乱中华乃是逆天,必不悠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