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七十三、频惹情恨[第1页/共3页]

桓温让陈操之、冉盛就住在将军府外院客房,以便传见。

陈操之看着这个身量短小但端倪明朗的幼年官吏,依罕见些眼熟,说道:“似在王右军府上见过,不敢肯定。”

陈操之道:“莫须有,这也是我一向在防备的事。”

当夜,桓温在将军府设席接待陈操之、冉盛、卢佑诸人,桓温六子桓熙、桓济、桓歆、桓祎、桓伟、桓玄皆在坐,南康公主薨于客岁四月初九,父在丁忧,服齐衰一年,以是桓熙六兄弟现在已经出服,能够插手饮宴,桓熙也筹办克日分开姑孰赴陈郡就任豫州刺史——

七十3、频惹情恨

这弱冠官吏笑道:“陈刺史真有过目不忘之能,那年我才十三岁,陈刺史竟还存有印象!”一躬到地,自报姓名道:“琅琊王珣王元琳,现为西府主簿。”

陈操之墨眉一挑,喜上眉梢,躬身道:“多谢明公。”

桓温访问陈操之、冉盛二人时,冉盛只答复了桓温关于幽州军政的一些问话,其他都是静听阿兄与桓温对话,内心暗为阿兄捏一把汗,这时辞出,低声问:“阿兄言词过于诚心,若大司马真欲让阿兄回建康任职,又该如何应对?”

陈操之又忠心耿耿道:“明公,鄙人还要再进一言,慕容垂父子只合马放南山,万勿让其掌兵啊。”

李静姝所生的桓玄已快三周岁,桓玄固然年幼,但言语清楚,边幅也是清秀敬爱,身量较同龄幼儿高大,桓温甚是嬖爱这个季子,让桓玄坐于他舆床边,不时与桓玄低声谈笑。

檀玄、毛虎生都是桓温荆襄旧部,此二人皆善能用兵。

如许想着,陈操之便多看了王珣几眼,除了身量短小以外,王珣姿容、神采皆不俗,陈操之又看看冉盛,冉盛身高八尺,王珣约莫只要六尺七寸,比身材高挑的润儿还略矮一些,与高大雄浑的冉盛更是没法比,心道:“润儿的婚姻还真是烦恼事,高不成低不就啊。”

桓温浅笑道:“陈掾纯孝,天下知闻,我怎能不允你之所请,你玄月初回到建康便可。”

桓温点点头,问:“冀州总领河北,应有文武全才者坐镇,陈掾既离职,当以何人代之?”

陈操之一笑,说道:“约莫八月尾,将有动静从洛阳传至西府,苻坚将结合拓跋什翼犍,略取并州、冀州。”

陈操之一行入姑孰城,径去将军府拜见桓温,奉上从河北带来的珍宝,倒是陈操之从邺城获得的燕国国器,有浑天仪、测日土圭、记里鼓、指南车,这些国器藏在邺宫秘书监库房,桓温在邺城时未曾搜处,此时一见大喜,陈操之不把这些国器献给建康的天子司马昱,却献给他,其意不言自明啊,桓温当即命人将这些国器收好,对陈操之给朝廷进献大量钱帛的不满顿时消了大半——

桓温在建康耳目浩繁,陈操之向天子司马昱表示要回朝中为官的动静前两日便已传回姑孰——

……

王珣出身琅琊王谢,祖父便是鼎鼎大名的王导,父亲王洽是王导诸子中名声最响的,王羲之曾说王洽书法不在他之下,只可惜短折,陈操之赴吴郡肄业前王洽便已经归天,王珣之母苟氏也是当时申明极盛的女书家,谢道韫幼时曾向苟氏请教过,王珣少有才名,神明朗悟,本年十七岁,为桓温辟为军府主簿,其章、表、书、记、文、檄,不待草拟,一笔而下,书风超脱,文辞华丽,甚得桓温正视——

桓温点头道:“我晓得了,陈掾赶路辛苦,风尘仆仆,且先去沐浴,然后赴宴。”

桓温一向绷着的脸一松,对陈操之的狐疑尽释,笑道:“此事且容再议,檀玄、毛虎生虽善用兵,但管理州政则不如陈掾,还得另觅良材啊,陈掾且先居建康为我催促朝廷赐我王爵之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