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桓温病危[第2页/共3页]
桓温佩服谢安的胆色,他也不欲此时杀大臣立威,笑道:“正自不能不尔。”遂命摆布撤之。
陈宗之是三月初分开钱唐入都,四月中旬从建康出发至兖州到差的,在乌衣巷拜见谢安时,谢安夫人刘澹从帘后窥见,赞叹说恍然当年的陈操之,又徒呼何如,谢安问其故?刘澹说道:“可惜陈宗之是陈操之之侄,不然可将我家小女嫁他为妻。”
当日傍晚,桓温入建康城,次日乘舆入台城面君,委宛地向天子司马昱讽求王爵,司马昱唯唯诺诺,表示克日就下诏封桓温为楚王——
这时桓济叩门而入,也是一副仇恨不平的模样,向四叔父和阿兄见过礼后说道:“四叔父可知我父何故定要等五叔父到来?那是父亲要以桓玄为嗣,要五叔父帮手桓玄,姑孰军马将尽归五叔父!”
……
陈操之拜托顾恺之带回一些冀州土仪给陈家坞的亲人,另有写给二妻二妾以及嫂子和润儿的信,陈操之给侄女陈润儿的信煞费苦心,委宛疏导,但愿润儿嫁给王珣——
刘澹道:“是说陈润儿和王元琳吧,润儿美极,据阿元讲,润儿才学亦高,能书善画,聪明非常,只是其叔、其兄都这般颀长漂亮,只怕看不上短小的王家子。”
刘澹道:“不是琅琊王氏大不如前,而是钱唐陈氏阵容极盛,颇似二十年前的龙亢桓氏。”
桓秘冷冷道:“先将李势妹和桓玄正法。”
七月十四,陈宗之来到邺城拜见叔父陈操之,宗之本年十八岁,俊美沉寂,邺城百姓皆赞“陈操之难为叔、陈宗之难为侄”,意义是说这叔侄二人难分高低,都是普通的超拔漂亮——
桓温在新亭山下设帐,虎贲森严,延见百官,那些驰名誉的官员见桓温来势不善,帐幔后偶露斧钺锋芒,皆颤栗失容,王坦之流汗沾衣,手里的笏版都拿倒置了,只要谢安平静自如,安闲就席,对桓温说道:“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必帐后置人耶?”
桓秘道:“这等事逼他承诺有何用,过后不成以忏悔吗!既杀陈操之,就不能善了,要一并提兵入建康,诛杀王、谢,代晋为帝才是上策。”
陈宗之在邺城逗留了半个月,八月初与顾恺之一道分开冀州返回兖州,走的满是水路,这条水路是陈操之客岁四月回建康之前就开端完工修建的,前后动用了五万民夫、耗资八千万钱,至本年六月尾才开通的,全长近三百里,名叫通清渠,就是把漳水与清河连通,如许从邺城可直接乘船由漳水至清河,再入黄河,比陆路便利快速很多,并且货色运输马车牛车又如何能与舟船比拟!
桓秘忿忿而退,对桓熙道:“汝父不把我这个弟弟当作可拜托之人,汝之事,我无能为也。”
谢安点头道:“为何要建港造巨舟我亦猜想不透,陈操之的安排老是有深意的,然开通运河是便当事,可节风行路的人力物力,惠及先人。”
……
桓熙迟疑未决,桓济道:“五叔父如奉父亲乱命以桓玄为嗣,龙亢桓氏必败,五叔父就是我龙亢桓氏的罪人。”
谢安笑道:“琅琊王珣、钱唐陈宗之,这是幼年一辈最杰出的后辈,陈郡袁氏和吴郡张氏的都想嫁女与陈宗之,王元琳短小,论边幅是不如陈宗之的,但才学稍胜,琅琊王氏、钱唐陈氏这两家也极有能够成为姻亲啊。”
桓温命参军袁宏留在建康催促朝廷下诏命封王,尚书令王彪之知袁宏文辞华丽,就请袁宏草拟圣旨,袁宏写好后,王彪之调集谢安、王坦之、高崧、张凭等人共议,一众高官不议册封闲事,专赞叹袁宏文辞之美,并提出多少点窜定见,袁宏只好殚精竭虑去点窜,要把这公文圣旨写成《三都赋》那样的传世奇文,左思的《三都赋》那但是前后写了近十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