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忘年交[第1页/共3页]
陈咸也传闻过葛洪近的来隐居在明圣湖四周,但从未见过面,也没敢去拜访,怕吃闭门羹,传闻葛洪倨傲非常,吴郡陆始特地来拜访他都不睬睬,可现在却专门派酒保来请陈家坞的人去道院晤谈,真让陈咸又欣喜又喜,猜想就是陈操之,让人去一问,公然。
相传东汉大儒郑玄的侍婢皆通诗,曾有一婢被罚在天井中下跪,另有一婢路过,讽刺问:“胡为乎泥中?”下跪的婢女应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二婢问答皆是《诗经》原句,家学渊源,就连侍婢都风雅如此。
葛洪犹自不舍,道:“让你那健仆归去报信,你就在道院歇下,明日再回,免得昏黑赶路。”
叔侄三人沐浴后,换上干净精美的细葛衣衫,这时陈母李氏出去,将陈操之左袖捋起,把一缕五色丝缠在陈操之胳膊上,说道:“这是端五索,又称长命缕,能够远兵器、辟鬼兽、消灭瘟疫,保佑我孩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又把一个装有雄黄和其他香料的小锦囊系在陈操之腰带上。
陈操之也很想见地一下那位闻名的抱朴子,当即带上来震和来德随那酒保步行去西湖北岸的葛岭。
陈操之道:“两位姐姐,还是我本身来吧,不然的话,你们两个脸要滴出血来了。”
陈操之无语,他未满十五岁,和八岁的宗之一样只能算是孺子,只好任由小婵和青枝摆布。
这日将近中午,有个皂袍道人来到陈家坞,求见族长陈咸,自称宝石山初阳台葛洪的酒保,请陈家坞前日去访他不遇的那位少年有暇再去初阳台道院一晤。
……
陈操之道:“敢请仙翁答辩。”
陈操之道:“家慈会倚闾盼归的,小子这就告别。”
葛洪道:“老道问你一难,如能答上,即请入道院坐,不然,那里来回那里去。”
葛洪的这两句话不算通俗,以陈操之两世的见地天然应对如流,但在葛洪看来,这少年的答复已经足以让他惊奇了,又问:“那依你之见,儒道两家论命,孰优孰劣?”
陈操之道:“两位姐姐,昔日都是我本身沐浴的,本日如何——”
葛洪幼时家道中落,贫无童仆,曾负笈肄业、借书誊写,颇尝情面冷暖,对世情熟谙深切,不大看重士庶之分,只问雅俗,俗客一概不见。
小婵、青枝跟从丁幼微多年,到了陈家坞,陈操之叔侄更是每日吟哦不断,听得熟了,《诗经》佳句竟也是脱口而出,不让郑康立室婢专美于前啊。
浴室内两大两小四只浴桶,此中一只大的已经注上半桶热水,水面漂泊着细碎的兰蕙花瓣和草叶,热气腾腾,芳香满室。
小婵伸手试了试水,说道:“水还烫着呢,要凉一会,青枝,先把小郎君发髻解了。”
葛洪乌黑长眉微微颤栗,吟道:“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此言何解?”
陈操之离着十来步便深深一揖,恭敬道:“小子陈操之,有扰仙翁清修。”
端五后的两日,来福去钱唐县城接那两户佃客来陈家坞,还要去冯县相那边问讯,看户籍之事有无端倪。
青枝接口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陈咸晓得葛洪的名声,葛氏乃江南士族,祖父做过东吴的吏部尚书,其父官至邵陵太守,葛洪本身也爵封关内侯,但葛洪一心向道,偶然仁进,王导曾邀他出任咨议参军、散骑常侍,葛洪皆推让不就,赴岭南罗浮山结庐炼丹,是玄门金丹派的祖师。
——————————
陈操之看着古松下阿谁须发如雪、腰板挺直的老道,心想这就是葛洪了,现在差未几有7、八十岁了吧,还能登山采药,真让人寂然起敬,葛洪不是那种一味求仙缥缈的务虚羽士,他讲究实效,炼丹制药便是为此,十年前岭南瘟疫风行,葛洪悬壶济世,活人无数,人称葛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