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二十一、金墉城北唱童谣[第2页/共3页]

席宝对陈操之道:“燕军势大,沈劲定然守不住洛阳,我等只是使臣,如何还要去那危城?不如转道向南,经陆浑、汝阳,径赴建康吧?”

燕军来得如此之快,当然是因为晋使陈操之出使秦国的原因。

陈操之心道:“我来东晋,一步步走到明天这个位置,自不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氐秦能短短十数年敏捷崛起,恰是因为抓住了慕容垂叛逃、燕海内哄的绝好机遇,王猛率雄师一战胜利,这个地跨五千里、人丁近千万的强大燕国转眼之间就崩溃了——我既已前知,天然要抢在苻坚和王猛之前抓住这个机遇,这是个庞大的转折机遇,以是,洛阳必然要守住。”

沈劲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封手札递给陈操之,说道:“这是祝参军写给你的信,是上月尾送到洛阳的,我怕有急事,已先拆看。”

陈操之对氐秦使臣席宝道:“洛阳城弊人稀,守军不敷千人,慕容恪却以精锐步骑数万来攻,如此气势汹汹,其意仅在小小洛阳乎?饮马渭水才是慕容恪的真正所图,席使臣应遣使飞报苻天王,华阴、临潼一带应早为之备。”

陈操之目视蓝天白云,悠悠道:“沈兄,明日我就去见慕容恪、慕容垂兄弟——”

陈操之问:“前在寿州,我曾请西府参军祝英台代禀桓大司马,请桓大司马声援洛阳,只要守住洛阳,才气停止氐秦权势的收缩,才有机遇进取中原之地——桓大司马未有答复的文书吗?”

而现在,陈操之在慕容恪出征洛阳以后让邺城传唱这么一首儿歌,燕皇室的深层冲突就被激起出来了。

沈劲游移不定,问:“何故见得?”

陈操之请秦使席宝少作安息,随行的三百秦军亦安排好酒好肉接待,他本身则与沈劲入金墉城密谈。

席宝无法,只好率众跟着陈操之持续往东,于当日午进步驻洛阳,沈劲、沈赤黔父子来迎,陈操之先问燕军意向,沈劲道:“哨探昨日来报,燕军前锋于初九日开端在温县渡河,估计两日可跨河而至巩县,巩县距此不过百里地,步兵急行亦一日可到,但近哨在偃师县以西未发明燕军踪迹,远哨尚未回报,估计燕军前锋是要等慕容恪亲率的雄师渡河后再一起进逼洛阳。”

陈操之道:“若我料得不错,燕国国主慕容暐不待慕容恪攻陷洛阳,就会急召他回邺城。”

沈劲大吃一惊,忙问:“陈贤弟此言何意?”

陈操之道:“此去洛阳不过七十里,快马奔驰,不需两个时候,我要赶去洛阳,若实在不能守,就劝沈将军弃城——席使臣如果畏燕军势大,可自行往汝阳而去,我派两名军士为你领导。”

沈劲苦笑道:“许昌既失,洛阳成了孤城,颖川、汝南各自为战,桓大司马已回姑孰,虽曾命令冠军将军陈祐还屯洛阳死守,但陈祐是袁刺史部下,袁刺史以为守洛阳是徒自损折兵马,当然也不会来救洛阳。”

当今燕、秦、晋三国,燕国最强大,燕国把都城由塞外的龙城迁到中原要地的邺城,其介入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作为统辖燕国军政大权的太宰、多数督的太原王慕容恪,岂肯让秦、晋联手来对抗他大燕,蒲月间他从龙城迁宗庙、百官至新都邺城,得知晋使陈操之去了长安,大为惊奇,东晋一贯以正统自居,对建国称帝的秦和燕都是视之为伪政权,庾亮、桓温辈也都是以北伐来提大名誉,现在为何肯屈尊以划一国度来对待氐秦?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